江西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发端于明代的弋阳腔,起源于江西省东北地区。明、清两代,以唱高腔为主,后来融合昆曲、乱弹诸腔于一体;赣剧的前身饶河班和广信班,都以演唱乱弹腔为主。其中饶河班以景德镇、波阳、乐平为中心,保存了部分的高腔剧目,艺术风格也比较古朴、粗犷;广信班则是以贵溪、玉山为中心,没有高腔,它的乱弹唱腔则相比较而言较为婉转流利,旧时也统一称作“江西班”。1950年时,合并饶河、广信两个分支,正式改名为赣剧。
早在南宋末年,江西省的东北地区就传进了南戏,弋阳腔是当时流传于弋阳县的一支,在与当地的方言土语相结合后孳生出来的一种新的地方腔调。这种声腔在当时的南戏的“四大声腔”中,其影响之大,流行范围之广,当推首位。明朝嘉庆三十八年(1959年)以前,海盐、余姚两腔仅流行于江浙一带,昆山腔也仅仅“止于吴中”之时,江西的弋阳腔早已进入了南、北两京的大城市,并流传到湖南、福建、广东、云南、贵州、山西等地区,深受当地的乡村农民和手工业者们的喜爱,在当时甚至公侯缙绅及豪家富户也极为崇尚,一时间成为全国性的大剧种。后来昆山腔蓬勃兴起,作为正统雅音而受到文人们的重视,余姚、海盐两腔也无法与之匹敌而逐渐衰微,惟有弋阳腔继续与昆山腔并驾齐驱。
清末民初时,弋阳腔在江西省的东北地区分别被称为饶河戏和广信班。其中,饶河戏流行于旧时的饶州府的波阳、乐平、余干、万年、浮梁、德兴等县;广信班则流行于旧时的广信府的上饶、玉山、广丰、铅山、横峰、弋阳、贵溪、余江等县(台上各县,现今分别属上饶地区和景德镇市)。早在广信班正式形成以前,广信府的本地戏班大多集中在玉山和贵溪两县,因而称为玉山班和贵溪班。当时,由广信府进入浙江、福建等地演出的戏班,又被称为江西班或江西戏。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0年时才正式定名为赣剧。现仍分为饶河、广信(亦称信河)两路。
历史沿革
赣剧的形成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宋、元以后,南戏开始流传于我国东南诸省。江西赣东北地区的饶、广两府,曾归江浙行省管辖,明代洪武初年划入江西省。由于交通方便和贸易往来,南戏随之传入广信府的弋阳县。当时,在弋阳县落脚的南戏,是专演《目连救母》戏文的。这种戏文,因为受到当地宗教思想的影响,逐渐发生一些变化,从而形成一种县有江西特点的南戏,被人称为“弋阳腔”,与江浙地区的其他南戏声腔,并驾齐驱。明代成化、弘治年间(1465--1505)祝允明《猥谈》在对南戏声腔的评述中,就提到了江西的弋阳腔,作为赣剧的主要声腔,弋阳腔是最为古老的。
这种弋阳腔在形成以后,在剧目上除原有的《目连戏》以外,主要是以搬演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如《封神传》、《三国传》、《征东传》、《征西传》、《水浒传》、《岳飞传》、《东游传》、《南游传》、《西游传》、《北游传》和《铁树传》(许真君故事)等十二种。和《目连戏》一样,每种都分作七天演完。这种连台本戏的出现,为弋阳腔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着南戏其他声腔的发展。明代的弋阳腔还从南戏和传奇中移植了一些剧目,如《珍珠记》、《卖水记》、《长城记》、《八义记》、《三元记》、《鹦鹉记》、《白蛇记》、《十义记》、《洛阳桥记》、《清风亭》、《乌盆记》和《摇钱树》等。这批传奇戏的增加,使弋阳腔的演出内容更加丰富,进而又把弋阳腔的发展向前推进了一步。
赣剧流行的地区,在明代主要是唱弋阳腔。清初以后,保留在这里的弋阳腔,因为战争的破坏而受到严重的摧残,原来上演的连台本戏大都失传,流行地区只剩下玉山、弋阳、贵溪、万年和波阳等地。这时在民间流传的弋阳腔,被大多数人称之为“高腔”,其中活跃在弋阳、万年的高腔班,还留下十八本高腔戏,以维持它的正常演出活动。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光绪年间,使很多弋阳腔戏班,根本不能独立存在了。由于乱弹诸腔的兴起,在赣东北地区的戏班,有些便开始转唱高腔以外的其他声腔,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才使赣剧最终变成了个综合高、昆、乱三腔的剧种。
这种弋阳腔是继承南北曲的传统,并结合地方特点而创造出来的,其基本原因,就是用弋阳的方言土语来唱南弁的曲调,这才形成具有江西特点的新腔。这种新腔,在目连戏的阶段还带有浓厚的宗教音乐色彩。以后,通过连台本戏和传奇戏的演出,才使它摆脱了宗教音乐的影响,变成南戏中流传甚广,影响最大的戏曲声腔。在音乐体制上,赣剧弋阳腔的唱腔由各种不同的曲牌组成,从现在保留的曲牌来看,主要是唱南曲,也有属于北曲的曲牌。根据音乐乐唱腔的特点,这种声腔又可分为[驻云飞]、[江儿水]、[香罗带]、[新水令]等类。长期以来,这种弋阳腔一直是干唱和带有人声帮腔的形式,由于是用假嗓子翻高八度的帮腔,故对本嗓帮腔的声调而言,便自称为“高腔”。
赣剧从明代弋阳腔开始,到清代的乱弹诸腔以及昆腔的吸收,使它变成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多声腔的剧种,艺术遗产极其丰富。
由于产剧的形成按其声腔先后而分成不同的阶段,不仅在演出剧目上,每上阶段都有不同的进展,而且在班社的组织上,也经历了一些不同的变化。早在明代弋阳腔的阶段,戏班的组成,就有演员九人、龙套手下八人,乐队五人和管理戏箱的三人,加上班头和其他行当人员,每一戏班约为二十八人左右。其中演员九人即是九个行当,分为正生、上生、老生、王旦、小旦、老旦、大花、二花、三花等。因为赣剧的班底是弋阳腔,其脚色行当继承了南戏的传统,除南戏七脚以外,还增加老旦和二花脸,俗称“九脚头”。而乐队五人,其中鼓一人,大锣、小锣二人,大钹、小钹二人。明代的弋阳因为是干唱形式,除以唢呐伴奏的吹找曲牌以外,再没有使用其他的管弦乐器。而唢呐是司钹者兼吹。清代以后,在饶、广两府出现的乱弹腔,最初只比高腔的乐队增加一个,即鼓一人,大锣、大钹为一人(同时兼司两种乐器,又称“夹手”),小锣一人,习称“武场”。而文场有胡琴一人,二胡一人,三弦一人,月琴一人(由司人锣者兼),共有六人。其他组成人员与高腔班同。清末以后,由于赣剧演出剧目的增多,在演员方面又增加若干人,其脚色行当出现了武生、二旦、茶旦、粉旦和四花。加上原有的九人为十四人。这时的赣剧班社为三十六人者,便称之为大班;二十四人者称小班。而很多大班的演出,集中体现人赣剧的艺术水平。
赣剧供奉的祖师爷,亦名为老郎神,俗称“田府正堂”,这是南戏传给弋阳腔的祖师父。而明代的弋阳腔是从浙江杭州传入的南戏为基础,结合江西的地方特点而产生的,故赣剧祖师爷才有“杭州西门外铁板桥头二十四位老郎师傅”之说。清代以后,赣剧的老郎神改为唐明皇。在广信府的玉山班里,亦有供奉田、窦、葛三位祖师的。尽管祖师爷有这些不同说法,祖师爷的诞生日都是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而赣剧的老郎庙只在玉山县发现一处,可惜现在已经不存在。这是赣剧祖师的一般情况。
清代道光以来,随着外来戏曲流入和本地乱弹戏盛行,这种弋阳腔便逐渐衰落下去。及至光绪初年,赣东北除少数地区还有高腔流行以外,大多数地区几乎都是乱弹戏的势力范围。当时万年县朱田街附近,还剩下老义洪、三义洪和新义洪等三个高腔班,演员多系万年县人。相传赣剧旧有十八本弋阳腔戏,还能演出的有《珍珠记》、《卖水记》、《三元记》、《白蛇记》、《鹦鹉记》、《十义记》、《乌盆记》、《摇钱树》、《龙凤剑》、《古城会》、《青梅会》、《白袍记》、《金貂记》等十三种,另有《报冤亭》、《八义记》、《长城记》、《清风亭》、《活阳桥》等五种只存一些折子戏,全本早已失传。光绪十八年(1892)老义洪班被乐平县界首马家接收过去,更名为“马老义洪班”。从此,赣东北地区的弋阳腔便传至乐平县为活动中心,陆续培养一批人才,出现了弋阳腔的复兴局面。光绪三十年时,乐平县秧坂马家以婺源的洪富林徽班为基础,并从浙江金华请来一批昆腔艺人,组成一个昆腔班,名为“万春”。他们竭力提倡昆曲,并以此与义洪班相互媲美。不久,浙江演员返籍后,万春班被迫解散。现在赣剧中的昆腔正宗戏,大部分是万春班传下来的。
和老义洪班同时流行的,还有一种唱二凡西皮和秦腔拨子的饶河班,又名饶河戏。其活动地区为饶河流域各县,远至安徽祁门、至德等地。当时饶河戏的主要班社大部分集中在乐平一带,如老亲生、老同庆、老采福、老同乐、新同乐等,都是道光、咸丰年间出现的班社,故其班名加用一个“老”字,在老班之后成立的才用“新”字。再后有大同乐、天庆同乐、明经同乐等。据说在光绪二十年前后,乐平义洪班的王裕发开始反弋阳腔传授给饶河戏艺人,继而又有李三保、余兴寿、汪兴师等人搭入了饶河戏班。从此,饶河戏中亦演唱弋阳腔。直到民国初年,饶河戏的大同乐、明经同乐和赛同乐等班,也因为演唱弋阳腔而与义洪班具有同样的地位,当时被称为“乐平四大名班”。直到义洪班散班后,洪西的弋阳腔才由饶河班将它保留下来,由于高腔、昆曲与乱弹的合演,使饶河班便成为赣剧的一个流派了。
在广信府方面,最早形成的玉山班和贵溪班,分占广信府属各县。而玉山与贵溪地处广信府东西两个咽候,横贯信江,又是水陆要冲。玉山和浙闽两省犬牙交错,自古就是产通孔道。而弋阳、贵溪是赣剧的发源地。自清乾隆以后,由于乱弹腔的盛行,在玉山和贵溪两地便出现一种高腔、乱弹的合班。道光间,玉山县城的戏曲演出,仍然是“弋多昆少”。光绪以后在玉山县在紫云、彩云、紫玉云、鸿云、大庆和等班,还能演出少量的名为“弋阳腔”折子戏。而金云和高云等班演唱的“昆阳腔”,却是弋阳腔受昆曲影响而产生的。演出剧目有四本《水泊梁山》(即《水浒传》)和四本《观音游十殿》等,另有部分单出高腔戏。其他的玉山班则唱乱弹腔了。在贵溪县,清光绪间的高腔班还能演出弋阳腔的连台本戏,如《目连传》、《三国传》、《西游记》等。后来,贵溪班的高腔艺人转至万年县搭班,这里的弋阳腔也就销声匿迹了。除《目连传》以外,贵溪班所唱的《三国传》和《西游记》均改为乱弹腔演唱。民国以后,玉山、贵溪两地班社逐渐减少,在上饶、铅山等地先后办起赣剧的科班小麒麟、小乐云等。它们不仅取代了玉山、贵溪班的地位,活动于旧广信府各县,而且还经常出现于饶河戏的流行地区。从此,广信府流行的赣剧,因为不唱弋阳腔而只演乱弹,又自成一派,而上饶旧为广信府治,故对饶河班而言,自称为“广信班”。这是赣剧两大流派形成的情况。
在旧社会里,不少赣剧艺人曾进行反抗统治阶级压迫的斗争。1902年,饶河班艺人在二花脸演员夏廷义(浑名混天麻子)率领下,参加了反青靛加税的武装暴动,江西全省为之震动。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方志敏领导建立的赣东北苏区,曾改造了一个赣剧旧戏班,加入红色演出团,赣剧艺人首次参加了革命的宣传演出活动。红军北上,赣东北苏区遭到反革命血腥屠杀,赣剧也受到严重摧残,兼之当时农村经济破产,民生凋敝,建国前夕,仅剩下景德镇和上饶两三个戏班。?
建国后,于1953年,赣剧进入南昌,并成立了江西省赣剧团。其后又创办了戏曲学校。 1960年建立了江西省赣剧院(下设三个团),集广、饶两班于一堂,并把流行于都昌、湖口一带的九江青阳腔也划入赣剧范畴。至1985年,江西省共有十个赣剧团。曾先后到武汉、长沙、广州、福州、上海、南京、天津、北京,以及安徽、山东、吉林、辽宁、黑龙江等地演出。此外,还于1958年在弋阳创办了一个专唱高腔的专业剧团。
建国后,在50年代曾出现许多著名演员,如广信路的花旦潘凤霞、祝月仙,小生童庆?卓福生,正生乐一生,花脸陈犹红,青衣萧桂香,老旦李菊香和饶河路的旦角陈桂英、胡瑞华等。中青年演员有小生万良福、萧曼如,正生晏致健,花旦段日丽、熊振淑,青衣熊中彬、高金香,贴旦邹莉莉、童明明,武旦侯爱蓉、陈丽芳,老旦熊丽云,花脸汪炎振,小丑刘安琪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赣剧的发展如枯木逢春。1950年赣东北地区进入省会南昌,41953年正式成立了江西省赣剧团,不久创办了赣剧演员训练班,培养出一批弋阳腔子弟。在赣东北地区先后成立了九个赣剧团(其中弋阳县名为弋阳腔剧团)。1960年建立了江西省赣剧院。则时,作为赣剧的一种声腔,还将九江地区发现的青阳腔也纳入赣剧之中。1960年,东北的黑龙江、吉林两省分别派员南下移植赣剧,一时出现了“南花北放”的繁荣景象。至此,赣别不仅受到省内观众欢迎,而且先后到过武汉、长沙、福州、厦门、上海、南京、天津、北京、合肥、济南、沈阳、长春、哈尔滨等地演出,在剧目演同方面,经过改革的弋阳腔,获得了“美秀娇甜”的奖誉。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破坏的赣剧又得到复苏。除江西省赣剧团外,全省恢复了十一个赣剧团(其中包括赣州地区兴国县赣剧团),原来属于赣剧的流行地区,如今又可见到赣剧的演出活动了。
艺术特点
由于弋阳腔具有“错用乡语”和“本无宫调”的特点,所以每到一地,便都能随乡入俗。在其发展后期出现了两个重要特征:一、在剧目上,改调歌之,搬演昆腔剧目,并变原来连台戏为单本戏。二、在声腔方面,则不断地与各地民歌小调相结合,从而繁衍出了许多新的支派。据明人汤显祖、顾起元、王骥德等的记载,明代由弋阳腔派生的声腔有青阳腔、太平腔、徽州腔、四平腔等。其中名声最大的则是安徽的青阳腔,于万历年间(1573-1620),达到了高潮,并以“南北时调”而著称于时。入清后,弋阳腔通称为“高腔”。清李调元《雨村剧话》说:“弋腔始弋阳,即今高腔。……各地则又有就京谓之'京腔',奥俗谓之'高腔'楚蜀之间谓之'清戏'。”在江西,早期的弋阳腔班社在上饶、南昌、吉安等地建立了三大活动中心,北至九江,南达赣州,中到抚河。后因青阳腔入赣,致使江西本地的弋阳腔默默无闻,乃至汤显祖有“至嘉靖,而弋阳之调绝”之说(《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
楚腔源于湖北汉水流域之襄阳一带,又称“襄阳腔”,后与汉剧二黄合流,正名为“西皮气”。清道光(1821-1850)时,传至赣东北地区。早期赣剧广信班艺人仍称西皮为“汉调”。赣剧饶河班西皮系从安徽传入(其原板中带有石牌调,今《二度梅》、《银桃记》等中有此唱腔)。这时,赣剧艺人亦效汉剧,将西皮与二黄结合,使江西乱弹腔最后定型。于是,一个以弋阳班社为班底,以皮黄为基础,包括来自浙江浦江班的浙调、浦江调,传于安徽的吹腔、拨子以及发脉于陕西的秦腔等各类声腔,在赣东北地区熔铸一炉,组成高、乱合班,替代了单一的弋阳高腔班。光绪二十年(1894),最后一个弋阳腔班社乐平义洪班也演唱乱弹腔,接着许多高腔艺人,如生角李三保、旦角余兴师和净角汪兴师等都陆续兼演乱弹戏。?
昆曲渗入赣剧,最早是清初的玉山班,乾隆(1736-1795)以前,昆曲在江西的活动范围仅局限于南昌、九江、赣州等城市,对赣东北农村影响不大。光绪二十八、九年(1902-1903),婺源洪福林昆班被乐平秧坂马家接管经营,名“万春班”,后又从浙江金华、兰溪邀请部分演员,演出草昆剧目。 广信班昆曲系由徽班传进,剧目曲调较为丰富。
从此,高腔、乱弹腔和江西化了的昆曲三者合流,形成了赣剧。?
赣剧主要流行于赣东北一带,有两大流派,习称“饶河班”和“广信班”。饶河班流行于饶河流域,原先以鄱阳(今波阳)为中心,后转移于乐平,包括万年、余干、余江、德兴、浮梁和景德镇,远至皖南的祁门、至德等地。
光绪年间(1875-1908),乐平界首马家,把仅存在万年一带的弋阳腔王老义洪班接收过来,兼唱乱弹,改名“马老义洪班”。1938年,义洪班最后散伙,至此,饶河班以演乱弹为主,兼唱高腔。广信班流行于广信府各县,分别以贵溪、玉山两地为中心。自宋代起,玉山就是戏曲活动繁盛之地。明初,主山即有演唱道士曲的“目连班”(后专唱弋阳腔)。清初,昆弋结合,出现了“昆阳腔”,康熙间还兼唱宜黄腔:至乾隆时,组成高、昆、乱的“三合班”。辛亥革命前后,贵、玉两班 汇合,其活动中心转入上饶,扩至广丰、铅山、横峰、弋阳,并传人浙西、闽北等地。?
广、饶两派皆系弋腔班底,饶河班因长期囿于一方,故保持更多的古朴特色,唱腔豪迈、粗犷、醇厚;广信班则口受外来剧种的影响,唱腔较为幽婉而俏丽。辛亥革命后,一批浙江演员先后入班,带来了浙江乱弹的艺术养料;30年代,又产生了以苗金凤、吴桂兰、吴春梅、杨桂仙为代表的四大坤旦,从此,生、旦戏逐渐占据了首位,因而促使了广信班表演艺术的重大改革。?
赣剧班社大体有四种类型:一、串堂班,又名“坐堂班”,另有“档子班”,皆系女子组成。两者都是一种戏曲清唱,不彩扮表演,围桌而坐,和琴而唱,盛于清嘉、道年间的广信地区。二、太子班。属业佘性质,闲时聚,农忙散,是逢年过节或酬神赛会的临时性班社。三、找子班,亦称“共和班”。由演员自行联合组成。公开帐目,按行分红,自制班规,民主管理。四、包由帐班。由班主聘请演员,每年分两季订立合同。 ?
其主要班社饶河班有乐平四大名班。即马老义洪班,原系万年珠田街官园王家班,叫王义洪班,光绪十八、九年由乐平界首马家接收,改名为马老义洪班。饶河名小生马月泉,即是该班台柱,擅演高腔剧目《珍珠记》中的高文举,《卖水记》中的李彦贵,《定天山》中的薛仁贵,《摇钱树》中的崔文瑞等。赛同乐班,原系老彩福班,由乐平众埠徐家组建。1914年被渡头李家接班,改名赛同京,1927年散班。大同乐班,由乐平天济村彭家起斑。约建于清末民初。明庆同乐班,宣统三年(1911年)由乐平黎家桥胡家起班。1923年,班主又另组长金同乐班。1935年明庆同乐班散班。?
其他乐平班社有:老新生班,乐平节渡韩家起班,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散班;洪福班,不知起于何时,光绪十年(1884)尚在演出;紫同乐班,不知起于何时,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仍然存在;新同乐班,咸、同年间,由杨家坞王家人起班;老同庆班,光绪年间由王叶村王家人起班,1914年散班,后改为双庆同乐班,1931年散班;老同乐班,咸丰年间,由乐平鹭鸶埠程家人起班,1923年散班;天庆同乐班,天庆村彭家人起班,1929年散班;新赛福班,上天集徐家人起班,1929年散班,原系科班;长金同乐班,1923年起班,1930年散班。?
此外,各地饶河班还有:弋阳马鞍山的紫和班,鄱阳(今波阳)高曹坂的黄家班,浮梁的陈家班,活动于浮梁、景德镇和祁门等地。
以上三班都是光绪年间的班社,活动地区已达皖南。饶河班最后一批高腔演员、乐手50年代仍健在,1953年,相继转入江西省赣剧团高腔训练班任敦。他们是小生郑瑞笙、老且龚泰泉、大花李福东、二花叶三义、小旦俞禄喜、小丑徐霜林、小生王友发、老生李南水、正生徐维栋、小丑马义泉、上手王会仕、鼓板夏义昌。
赣剧现在的高腔有弋阳腔和青阳腔两种,其中弋阳腔一直保持“其节以鼓,其调喧”的原始风貌;青阳腔由安徽传入江西北部的都昌、湖口、彭泽一带,因它和弋阳腔有历史渊源关系,1957年被发掘出来后,亦归入赣剧演唱。在音乐上,除青阳腔的“横调”、“直调”以笛子、唢呐伴奏外,都以锣鼓助节,不用管弦,一人干唱,众人帮腔为特点。弋阳腔高昂激越,青阳腔柔和婉转。由于青阳腔具有通俗流畅的“滚唱”,在扩大上演剧目和丰富艺术表现力方面较弋阳腔更胜一筹。高腔曲调结构均为曲牌联套体。
赣剧的乱弹腔,以“二凡”、“西皮”为主。“二凡”、即二簧,来自本地的宜黄腔,“西皮”传自湖北汉剧。乱弹腔曲调平直朴素,板眼大致与京剧相同,但无慢三眼的唱法。此外尚有“唢呐二凡”和“反调”。其他声腔有文南词、秦腔(即吹腔)、老拨子、浙调、浦江调、安徽梆子、昆腔等,其中文南词主要从民间说唱音乐演变而来,又分文词(亦称北词)、南词和滩簧三种;其他的则大多来自徽班和婺剧。
赣剧由于长期演出于赣东北的广大农村和城镇,所以其舞台艺术逐渐形成了一种古朴厚实亲切逼真的地方风格。表演夸张、强烈、凝练、细致,如《珍珠记》中夫妻相会甩书、挥帚、跪抱等强烈而朴质的表演;《张三借靴》一剧中通过祭靴、摔靴、脱靴等情节,揭示出财主吝啬的夸张手法;《藏孤出关》中以眼神、水袖表达感情;《幽闺拜月》中以舞蹈刻画性格;《送饭斩娥》中用步法塑造人物,以及《黄鹤楼》中巧妙地运用一连串无言的喜剧性表演,把刘备、周瑜、赵云三者之间的内心冲突,刻画得淋漓尽致。
明代弋阳腔演出“目连戏”,其武打技艺场面热烈火爆。几百年来,赣剧一直保留着这一传统。如两军对阵,双方主帅先以简单的刀枪交锋,然后便转为杂技表演,名之曰“清”或“打台”,开始双方士卒齐齐翻扑,继而逐个单翻,各显技能,再是对打,有三节棍、九节鞭、窜椅子、大板凳;有时还加入窜火圈、三上吊、抛钢叉。真刀真枪,复复套数,边打边喊,满台雷动。后因京剧的影响,才逐渐改为刀枪把子的武打表演。
赣剧高腔演出的另一特点是古朴,富有生活情趣。在《江边会友》中老艺人李福东饰尉迟恭,演来豪放气雄。当尉迟恭钓鱼,钓着一只螃蟹时,用双手装作扳下螃蟹的双钳,向江面丢去,并念道:“漫将冷眼观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此时连续做了几个幅度较大的舞蹈动作并通过面部表情的急剧变化,把尉迟恭内心对李道宗的憎恨集中表达出来,而那些上船、解缆、持竿、装饵、抛丝、举竿等动作,都具有生活气息,并富有感情。脸谱、化装近于明代弋阳腔勾法,为黑白两色三瓦形,较青阳腔的黑、白、红三色和东河戏的图案满面显得更为原始。
赣剧高腔表演上第三个特点是歌舞结合,歌启舞动,舞在歌中,丝丝密扣。如《珍珠记》中婀桥分别》一场,在如诉如泣的〔风马儿〕“套曲”音乐声中,配以高文举与王金贞两人舞蹈,表现了一对恩爱夫妻如胶如漆依依惜别的感情。高文举下场,王金贞踮足远眺,此时小锣轻敲,由慢而快,由急而缓,最后渐渐轻去,再起〔三春锦犯〕的女声小合唱“人儿去,鸟儿飞,花间人去柳烟迷,欲抬望眼无高处,立尽斜阳不忍归”,细腻而强烈地表现了王金贞目送丈夫远去的复杂心理。后在《书馆相会》中,高文举的抛书、提灯、开门和王金贞的举帚、甩袖,跪抱等一系列动作,都在〔江儿水〕的畅滚唱腔中一气呵成。?
在弹腔中,既保持了清代“花部”的“其音慷慨,血气为之动荡”的表演风格,又因丑角戏的大量出现,悲剧中穿插喜剧手法,以及乡音俗语的运用,使舞台效果更为突出。如皮黄戏《黄鹤楼》,唱白并不多,但通过一连串无言的精采表演,将刘备与周瑜、赵云之间的微妙关系用喜剧形式处理得妙趣横生。又如《断桥》中三人翩翩舞蹈,《装疯骂殿》中赵艳容的各种手指和眼神,《夜梦冠带》中崔氏的集生、旦、净、丑于一身的表演动作,以及嗜秋配?捡芦柴》中秋莲、春发和乳娘的画线为界、以静为动的舞台调度,都是赣剧弹腔表演艺术的精华。?
赣剧的音乐演奏可以分为高腔、昆腔和弹腔三大类。其弹腔又包括二凡、西皮、秦腔(即吹腔)、拨子、浦江调、上江调、浙调、安徽梆子、南北词以及民歌小调。?
高腔是曲牌联套形式,旋律具有民间五声音阶特征,也有以“4”、“7”移位或旋宫,属南戏声腔范畴,但参有北曲曲调。明朝时有曲牌四百余种,今保留在赣剧中只有百佘支。其中出于南戏的曲牌有仙吕宫〔鹧鸪天〕、〔皂罗袍〕、〔傍妆台〕、〔八声甘州〕、〔甘州歌〕、〔一盆花〕、〔桂枝香〕、〔二犯桂枝香〕、〔一封书〕、〔掉角儿〕、〔不是路〕;双调〔新水令〕、〔清江引〕;高调〔得胜令〕;般涉调〔要孩儿〕;此外还有〔辽水令〕等。 ?
赣剧的高腔曲牌结构,基本上符合南北曲的格律。因曲体本身的富于变化,又构成了曲牌唱腔丰富的表现力。具体方法有:一、依照剧情需要,同一曲牌常有多种变体,从而产生不同的性能,如噻江边会友》和《张三借靴》的〔大汉腔〕。二、重复使用正体主曲,或正;变体曲牌的交替联结,造成强烈的戏剧效果,如《法场生祭》的〔驻云飞〕。三、随着剧情的发展,突出板式的变换,表现人物的内心感情,如《珍珠记?书馆相会》的(江儿水L四、由板式结构不同,所表现的感情色彩也不一样,如《僧尼会的〔新水令〕。五、根据不同的行当,选用相对定型的由牌,塑造各种行当性格,如旦行的〔下山虎〕、净行的〔皂罗袍〕和生行的〔醉太平〕。曲调与“散头”、“夹白”、“帮腔”在戏中的交替使用,特别是在文字较艰深的曲调中插人“滚唱”,使舞台场面更为活跃。?
赣剧高腔音乐特点有四个方面:一、干唱。锣鼓伴奏,人声帮腔。二、腔调自由。有格律而不为格律所限随口歌唱,自由行腔。三、旋律少变、节奏简单。其旧认无慢板。流水板节奏之快,犹如江水一般,字多音少,一泄而尽。四、“滚白”与”滚唱气“滚白”系夹于牌唱胜之中,似念非念,似唱非唱的韵白,是一种表现人物和烘托环境的独特形式。“滚唱”,即为五、七言诗句或通俗成语,似流水板之节奏速度。?
建国后,高腔增加了管弦伴奏,按剧目情况,分别定出托唱乐器和帮腔乐器。生旦为主的剧目,以箫、笛、琵琶为主奏乐器,二胡、中胡、篌管应之。在人声帮腔上七有男女和混声帮和之分。 由于这些改革,使赣剧高腔在保持原有高亢激越的特点外,增入了柔和优美的旋律。?
昆腔曲调与苏昆不尽相同,唱法不甚讲究,吐字多为音土语,地方特色较浓。大体有三种类型:一、吉庆戏如《十福八仙》、《遐龄八仙》、《对花八仙》,大多用唢呐牌子,有〔清水令〕、〔点绛唇〕、〔喜迁莺〕、〔雁儿舞〕等。二、单折戏。即昆腔武戏,其曲牌使用较为完整如《单刀赴会》联曲与《缀白裘》本几乎相同。三、雨夹雪即在弹腔戏中夹入若干昆曲片段,多系唢呐牌子或合,曲牌。剧目有《凤凰山》、《铁弓缘》、《无底洞》、《龙凤配》《绣花球》、《三岔口》、《清官册》、《雌雄剑》、《白蛇传》等。?
赣剧乱弹腔中的曲调,主要是唱二凡和西皮。这种乱弹腔的二凡,是由江西的宜黄腔传入的,其名为“二凡”而不叫“二簧”,也正是保留了宜黄腔的俗名。清代乾隆间,旧属饶州府浮梁县的景德镇窑户演戏,就出现一种“弹腔”(见郑廷佳的《陶阳竹枝词》)。所谓“弹腔”即乱弹腔的简称,亦即宜黄腔。可见此腔已经传到了饶州地区,并且受到瓷器工人的欢迎。不久,在饶州府境内形成的饶河戏,便以宜黄腔的“二凡”为其主要的声腔。与此同时,在广信府的玉山、铅山、弋阳、贵溪等县,因为靠近抚州、建昌等地,也变成宜黄腔的流行地区。过去赣剧贵溪班的艺人就称二凡为“宜黄调”,以及铅山乡村坐堂班清唱的赣剧二凡,在手抄本中亦标明“宜黄调”,以及铅山乡村坐堂班清唱的赣剧二凡,在手抄本中亦标明“宜黄调”等等。根据饶、广两路戏班调查的情况,在赣剧中专唱二凡的整本大戏,有六十九种,其中有三十五种来自宜黄腔,如《四国齐》、《上天台》、《打金冠》、《万里侯》、《下河东》、《清官册》、《三官堂》、《双贵图》、《奇双会》、《碧玉簪》、《百花台》等等。这种整本大戏。仍按宜黄腔的原始面貌来演出,故事性完整,有头有尾,如《打金冠》一剧,演薛刚反唐故事,主要场次有“薛刚扫院”、“阳河摘印”、“法场换了”、“观画跑城”等;《三官堂》演秦香莲与陈世美故事,主要场次有“香莲闯宫”、“琵琶上寿”、“三官堂”、“秦香莲挂帅”、“女审”等。另有三种二凡剧目是根据高腔本改编的,如《江天雪》演崔君端、郑月娘的故事;《避尖珠》演包拯为伍迎春伸冤的故事;《清风亭》演张继保忘恩负义的故事。明代在江西演出的高腔,有《崔君瑞汪天暮雪》、《袁正文还魂记》和《清风亭》等,就是上述三剧的底本。饶河班和婺源徽班的交流中,还吸收了徽剧的剧目,如《黑驴报》、《万寿亭》(又名《全家福》)、《双合印》、《忠义缘》、《雌雄剑》、《翠花缘》。这些戏原来是唱吹腔拨子,它们传入赣剧中皆改唱二凡。以上共有四十四种,还剩下二十五种是向其他剧种吸收的。显而易见,赣剧吸收宜黄腔后,在剧目方面又得到很大的发展。
赣剧乱弹腔的西皮,是在清道光间由湖北汉剧中传来的。最早专唱西皮整本大戏的仅有《青石岭》、《祭风台》、《西川图》、《木门道》、《彩楼配》、《回龙阁》、《天门阵》、《阴阳镜》、《花田错》、《双江宴》、《胭脂褶》、《双玉镯》、《铁弓缘》和《春秋配》等十四种。加上后来增加的二十三种,共有三十七种,赣剧吸收西皮调之后,仍以二凡为主。由于西皮宜黄两腔的合流,使饶、广两路的剧目发生了一些变化,即广信班专唱二凡的剧目,有些在饶河戏中就增加了西皮调,如《破庆阳》(《李广催贡》唱西皮)、《四国齐》、《凤凰山》、《肉龙头》(《高平关》唱西皮)、《万里侯》、《下南唐》(《斩黄袍》唱西皮)、《清官册》、《奇双会》、《翠花缘》等。赣剧受汉剧的影响,除了西皮调以外,还有很多皮簧合流的剧目也被赣剧吸收进来了,如《焚鹿台》、《鱼藏剑》、《铁笼山》、《九莲灯》、《翠花宫》、《九焰山》、《鸡爪山》、《满堂福》、《双潼台》、《二皇图》、《赐金盔》、《日月图》、《铁冠图》等等。而赣剧西皮调的传统折子戏有一百三十余出(在整本戏内的除外),大都是湖北汉剧传来的。赣剧二凡西皮的唱腔,和宜黄戏、汉剧的曲调基本相同。唯独没有[慢三眼]的唱法,唱腔朴实纯厚,小生、小旦每句尾腔常有高八度的小嗓本唱,和北方梆子腔唱法比较接近。
赣剧乱弹腔的秦腔的老拨子,主要来自安徽的石牌腔。其中秦腔即是以笛伴奏的“吹腔”。拨子俗称“老拨子”,用海笛托腔。据清乾隆间江西巡抚郝硕查办戏曲奏折的记载,当时的九江、饶州和广信等府,这种石牌腔是“时来时去”的。赣剧的石牌腔,最早出现在饶河戏中,至今波阳县的饶河班称其吹腔的曲调,其女腔为“石牌”,男腔为“秦腔”。主要代表剧目有《奇双会》、《碧莲洞》、《朱仙镇》等。在广信府方面,这种吹腔,不分男女腔,都一律名为“秦腔”(此调在广信府傀儡班中名为“婺源调”)。和饶河班相比,广信班的秦腔拨子戏较多,共有三十四种。其中最先从婺源班传来的,有《朱砂痣》、《珍珠衫》、沉香阁、《八美图》、《珍珠塔》、《刁南楼》和《大香山》等七种。在广信班中,这种秦腔拨子由于受到观众的欢迎,又将一些二凡西皮戏改成秦腔拨子来演唱,如《黄金塔》、《南楼会》、《凤凰山》、《奇双会》、《江天雪》、《百花台》等。而高腔改为秦腔拨子的,则有《摇钱树》、《洛阳桥》、《孟姜女》、《五行山》和《观音游十殿》等。在音乐唱腔上,和赣剧秦腔属于同一系统的腔调,还有一种“松阳调”(即枞阳腔),剧目有《桂枝写状》、《浪子踢球》等。赣剧秦腔拨子的曲调变化不大,秦腔是轻松活泼,婉转动听,老拨子曾用竹梆击板,声调凄厉,适合表现悲怨和激昂的情绪。而石牌腔的拨子,在赣剧中出现一种新的变化,即用西皮调的胡琴伴奏,将它变在赣剧西皮的一种唱腔,名为“石牌调”。赣剧饶河班的《杏元骂相》、《银桃记》和《泗州城》等剧,都有这种唱调。
赣剧乱弹腔的浙调和浦江调,是从浙江的乱弹戏中传来的。其中,浙调即乱弹的“三五七”,浦江调即浦江乱弹的“正官二凡”。另有一种上江调即乱弹的“尺字二凡”。清末以后,随着浙江的乱弹戏班大量流入赣东北地区,这种浙江知弹的三五七和二凡,首先被广信府的玉山班和贵溪班加以吸收,然后,通过广信班的传播,不仅饶河班受到很大的影响,而且在建昌地区的南城、广昌等地的乱弹班,也照样搬演这种来自浙江知弹的剧目和唱腔。这些戏班受到浙江乱弹影响较大的,自然就是赣剧的广信班;上演剧目仅整本大戏有二十余种,如《审金钗》、《碧桃花》、《玉蜻蜓》、《龙凤钗》等等。其中包括原来是唱赣剧二凡的《锦罗帐》、《百花台》、《合玉环》、《碧玉簪》、《翠花缘》、《玉麒麟》等六种,也都改为浙江乱弹了。赣剧的浙调和浦江调,与浙江婺剧的曲调和唱法大体相同。浙调以笛伴奏,曲调愉快优美,上江调以海笛伴奏,曲调高亢转折,而浦江调比上江调高亢激越,更带有强烈激动的感情。由于这种浙江乱弹的曲调类似秦腔的韵味,所以在赣剧中常将它们混在一起使用。
赣剧乱弹腔的梆子,是在民国初年传入的。一般称为“安徽梆子”。其曲调与河北梆子相似,唯调门略高,通常用小嗓演唱,以梆笛和二胡伴奏,并用梆子击板。据说,清末河北梆子和京剧同时南下到上海演出,俗称“两下锅”。后来传以安徽,变成“徽梆子”。再后从安徽传至江西,才被赣剧吸收进来。上演剧目有《汴梁图》、《蝴蝶杯》、《拾玉镯》和《三疑计》等等。
赣剧的文南词,是江西民间流行的说唱音乐,曲调十分优美,分为文词(亦名北词)、南词和滩簧三种。滩簧来自苏州,又称“苏滩”,因其受到昆曲的影响,采用了昆曲曲头和尾声,步伐有自己的不同特点。上演剧目有二十余种,大多数是由昆曲和高腔改编的,如《崔氏逼休》、《貂蝉拜月》、《尼姑思凡》、《蒙正辞灶》、《断桥相会》、《安安送米》等等。这种来自民间说唱的音乐。因为在赣剧乱弹班中的演出有较长年时间,捂 为也将它列入乱弹腔的系统。
赣剧中的昆腔,是清末由安徽和浙江传入的,曲调与正宗昆腔基本相同,唯其唱腔的吐字多带乡音士语。上演剧目属于正宗的昆腔戏不多,只有《关公训子》、《单刀赴会》(以上出于《单刀会》)、《疯僧妇秦》(出自《东窗事犯》)、《悟空借扇》(出自《西游记》)、《打措回书》(出自《白兔记》)、《插花功宴》(出自《宵光剑》)、《端午藏舟》、《相梁刺梁》(以上出自《渔家乐》、)《醉打山门》(出自《虎襄弹》)、《卸甲封王》(出自《满床笏》)、《对刀步战》、《别母乱箭》(以上出自《虎口余生》)、《水漫金山》(出自《雷峰塔》)等。另外,浙江杭嘉湖弋腔武班的《盘肠大战》、《打郎屠》、《扈家庄》、《收关胜》、《关战杨么》、《战金山》、《武举场》、《闹天宫》等。因其唱腔带有昆腔的韵味,也被赣剧艺人称之为“昆腔”。
此外,还有色彩绚丽的民歌小调和丰富多彩的锣鼓吹奏曲牌。小调用于插曲或生活小戏,今存一百多曲,但曲名大多遗失,分专用和公用两类。吹奏曲牌,则分别用于发兵、开打、巡游等。过场或某种类型之表演伴奏,有唢呐、笛子和弦索三种牌子。 另外,还有一种“花闹台”,即组合唢呐、笛子、弦索成套演奏的前奏音乐,旧时在乡间演出,于开演之前以此招引观众。
行当流派
近代赣剧的脚色行当,全面地继承了明代弋阳腔三生、三旦、三花三行九脚的传统。即正生、上生、老生、王旦、小旦、老旦、大花、二花、三花。清代中叶以后,随着剧目、班社的增长,其脚色也增加为十三人,称“十三太保”。生行增加了剧生一脚、花行添出四花一色,旦行重新组合,以大旦为首,贴补二旦、三旦、正旦、老旦、大花、二花、三花、四花。其后玉玉山的“上功班”分工更细,已达二十个正脚。分六生、六花、八旦,即生行中增入武生、老外:花行中增入武花、小化;旦行中将正旦并入二旦,另增出四旦、武旦、彩旦和茶盘旦。其各行根据角色的身份、性格、气度的分别,都有自己应功的戏路,弋阳诸腔剧目多演历史故事和家庭社会剧,故正旦、正生、大花有三大台柱之称。
正生:赣剧又称为挂须,大多扮演政军挂黑须之中年男角,文武全能,以唱为重,演高腔时多用本嗓,后来由于唱西皮二凡,增入管弦伴奏。“繁音促节,咿喇如话”,因而在唱腔的句间或句尾出现“啊”“呃”的衬字和变音,常用舌根翻高八度,俗称“边音”,赣剧弹腔生脚讲究本音“酥”,边音“秀”,忽高忽低,清越动听,其角色表演因戏而异,有的端庄凝重,有的风雅飘逸,有的刚健勇武,有的又迂腐寒酸。有蟒袍、靠把、官带、箭衣、褶子等戏路。如弋阳腔《长城记》的秦始皇,《八义记》的程婴,《龙凤剑》的黄飞虎,《十义记》的韩朋,《白蛇记》的刘汉卿,《青梅会》的吉平。弹腔戏有《金当隈》的薛丁山,《订阳图》的李广,《芦花记》的闵仲翁,《黄金台》的田单,《恩州驿》的梅伯,《伯牙抚琴》的俞伯牙等。另开脸戏有《三投唐》的王伯党,《土台档亮》的康茂才,《铁笼山》的姜维等。
小生:大多扮演剧中之青年男子,有雉尾、官衣、靠把、罗帽生等分别,唱做念舞,翻扑跌打都需胜任,踱方步,“重八挂”(注重脸部表情),唱弋阳腔用本嗓、乱弹腔则真假嗓结合,唱时不断用真嗓夹以发自舌尖的“窄音”和“子音”作为铺垫和美化,挺拔清柔,圆润自然。根据不同的情境、身份、做派各异,有的潇洒大方,有的娟秀斯文,有的风流倜傥,有的英俊骄捷,亦文亦武,唱做并重。如弋阳腔戏有《珍珠记》的高文举,《卖水记》的李彦贵,《金貂记》的薛仁贵,《八义记》的韩厥,《摇钱树》的崔文瑞,《三元记》的商辂。弹腔戏有《临江会》的周瑜。《双潼台》的刘高,《双龙会》的杨五郎,《双合印》的董洪,《清河桥》的养由基,《紫金镖》的杨继业,《碧莲洞》的朱延渊。弋阳腔《乌盆记》勾脸的包文正也属小生当行。男扮女装戏有《日月图》的汤子严,《龙凤钗》的刘国宝、《花田错》的卞济等。有的亦演髯口戏,如《一捧雪》的戚继光,《临潼关》的秦琼,《洪羊洞》的赵德芳,《马贷斩延》的马贷等。
老生:大多扮演岁数较大的男性长者,戴白髯或黪髯。白口上韵,唱本嗓,苍老称健,刚柔相济。此行多扮忠臣良将,贤士义仆等正面人物。弋阳腔戏有《定天山》的程咬金,《龙凤剑》的比干,《清风亭》的张元秀,《八义记》的公孙杵臼。弹腔戏有《节义贤》的刘子忠,《万寿山》的苏全文,《端午门》的狄仁杰,《御桑园》的邓伯道,《青龙庵》的唐高宗,另《博望坡》的诸葛亮《不持须》也属老生当行。
副生;亦即次要老生。有《木门道》的姜维,《取荥阳》的张良,《晋阳宫》的裴寂,《东川图》的利备,《大余镯》的杨青等形象。
老外:专演白髯老者。有《降天雪》的王卞,《三搜索府》的老伯。
武生:扮演武功高强之男子。剧目有《武松打店》的武松,《男三战》的吕布,《二龙山》的张青,《九龙山》的杨再兴,《神州打擂》的燕青,《女三战》的张叔夜等。由外来剧种传入的戏有《九龙杯》的杨香武,《五虎庄》的史文恭,《潞安州》的陆文龙,《太平府》的呼延灼,《鸳鸯桥》的花蝴蝶,《汤怀自刎》的汤怀等。
大旦:即小旦。在明代弋阳腔时期,尚为旦色中之次要脚色,如《金貂记》的刘翠屏,《珍珠记》的温金婷,《卖水记》的丫鬃春香等。清初江西乱弹腔兴起,婚姻爱情戏相继增入,渐而跃居首位,至后来,一切剧中凡旦行之当家角色均由小旦包任,故称“包台旦”,又名“大梁旦”,俗呼“驮梁旦”,扮演剧中之青年女子,要求文武精通,唱做全能。其唱做应功的帔褶戏有《碧桃花》的洪丝绣,《玉蜻蜓》的三太志贞,《三仙炉》的白翠花,《乡鸳鸯》的伊秀英;灵巧活泼的背褡戏有《烈女配》的桃花,《花田错》的春兰;放荡泼辣的裙袄戏有《金莲调叔》的潘金莲,《翠屏山》的潘巧云,《借茶活捉》的阎惜姣,《海潮珠》的棠姜,《皮匠杀妻》的林玉兰,《焚鹿台》的妲已,《寿阳关》的宋氏等;清丽英爽的蟒靠戏有《青石岭》的苏艳庄,《雌雄剑》的穆飞霞,《珍珠旗》的双阳公主,《七星剑》的穆桂英,《摇钱树》的张四姐,《辰州会》的扈三娘,《下南唐》的刘金定,《铁方梁》的东方氏等;刚健阿娜的短打戏有《过江杀相》的萧桂英,《二龙山》的孙二娘,《十梁岗》的顾大嫂,《泗州城》的鲤鱼精等,小旦还有开脸戏,如《四国齐》的钟无盐,《禹门关》的杜金娥,《葵花岭》的杨排见以及戏中戏《月明楼》中的张飞等。赣剧大梁旦尚兼演小生,俗称三项半金冠戏,例如《祭风台》的周瑜,《清官册》的赵德芳,《老君堂》和《官门事》的李世民。
二旦:二旦次于大旦,在两旦当行者中,便有一色为二旦应功,如《姑嫂比武》的大旦是樊梨花,二旦即薛金莲;《花田错》大旦春兰,二旦刘?玉;《李渊抛宫》大旦张妃,二旦尹妃;《法门寺》大旦孙玉姣、二旦宋巧较;《苗峰塔》大旦白素贞,二旦青儿等。因赣剧无贴补小生,故扮演剧中少年孩童者皆由二旦应承,有《奇双会》的保童,《桑园寄子》的邓元,《玉蜻蜓》的元宰,《东川图》的刘禅等。
三旦:大旦、二旦之外,召唤加演小戏,就由三旦主演。
正旦:系江西各路高腔剧种中之主要行当,扮演娴静典雅,温良贤慧的中青年女子,讲韵白,唱小嗓,以唱工为主,一般多为正、悲剧人物,弋阳腔戏有《目连传》的刘氏,《金貂记》的薛妻,《珍珠记》的王金贞,《卖水记》的黄月英,《十义记》的李翠云,《三元记》的秦雪梅,《鹦鹉记》的苏英,《白蛇记》的王氏,《龙凤剑》的贾氏,《八义记》的庄姬,弹腔戏有《寿阳关》的赵锦棠,《大金镯》的杨素贞,《下南唐》的陶三春,《三官堂》的秦香连,《双官诰》的王春娥。兼演生脚戏,有《龙凤配》的周瑜,《双带箭》的李世民,《蓝田带》的魏王,《打蔡府》的郑天寿等。
武旦:常扮英俊、威武、豪放刚健之女将、女侠等人物,动作幅度大,重道白,讲究翎子、腰腿、把子武功。剧目有《禹门关》的杜金娥,《武松打店》的孙二娘,《女三战》的扈三娘。另由大旦改为武旦戏有《擒黑氏》的黑凤英,《汴梁图》的柳瑞连等。
老旦:俗称老妈旦,或名夫旦,扮演剧中老年妇女,唱白用本嗓,弋阳腔有《珍珠记》有老女仆,《摇钱树》的崔母,《清风亭》的张元秀妻。但也有以净行扮演者,如《白蛇主》的张氏,仍保留南戏旧制。应功戏有《七星剑》的萧银宗,《春秋配》的乳娘,《牧羊卷》的宋母,《蓝腰带》的王氏,《葵花岭》的佘太君,《装疯骂殿》的哑奴,《天齐庙》的吕后主母,《双别窑》的海狼三妻等。老旦戏路不多,大都扮演旗锣伞报,媒婆禁子一类杂色或作代角,如《芦花荡》的刘备,《祭风台》的黄盖(开红脸)等等。
彩旦:多演恶婆刁妇,有《珍珠塔》的姑母,《刁南楼》的禁婆,《下旗比武》的大丫鬟,《送亲演礼》的邓妻等。
大花:重唱做,脸谱多用红黑白三色,讲究功架气势,虎身龙爪,动作大开大合,唱腔用喉额音,偏重喉鼻。要求喉头似含水珠状,发音时滚滚起动,俗称“汉音”,其“叫口”和“笑”也与众不同。如叫口:“啊欧?--!”音住上提,声振四野;笑时;“欧!啊啊……”,“好哇!哈哈!哟吁,呵呵……”。这约吁的一声抽缩音,有粗犷的山野风味。所扮角色弋阳阳腔有《珍珠记》的温阁,《定天山》的尉迟恭,《鹦鹉记》的梅伦,《十义记》的黄巢,《兵飞传》的秦脍,《青梅会》的曹操等。弹腔戏有《飞虎山》的李克用,《定军山》的夏侯渊,《万寿亭》的贴木耳,《五行山》的孙悟空。
二花;所扮角色性格粗犷,跳顿有力,多重摔打扑跌刀枪把子等武功。唱念带哆音,偏重喉转舌尖音,称“珠砂音”或“坝音”。戏路有勇猛、豪爽、憨直、机趣狡诈,风恶之分。弹腔戏有《鸡爪山》的胡奎,《太行山》的柴桂,《五雄阵》的佘洪,《翻天印》的殷郊,《辕门射戟》的纪灵等。
三花:即丑脚,不说韵白,讲本地俚词俗语,唱念用本嗓,要求道白清楚伶俐,表演幽默诙谐,机灵滑稽,高翻矮步、喜怒哀乐、应变迅速。自弋阳腔“目连戏”始,丑行已显其突出地位,到乱弹戏演出时,每台必有丑,乃成为一剧中举足轻重的中心人物,蟒袍、官衣、靠把、褶子、腰裙、箭衣、短打皆有。如弋阳腔《金貂记》的李道宗,《定天山》的张士贵,《珍珠咏》的张千,《洛阳桥》的夏德海,《断瓦盆》的张别古,《阴阳界》的疯僧,《订阳图》的夏国舅;《对金钱》的王华,《叶保写状》的保叶保,《玉麒麟》的王固,《乡花球》的张教师;弹腔剧目专有三花当家主角戏,号称“三贼”、“三子”戏。“三贼”戏即《白鹤图》的一支兰,《雄雌剑》的萧孔道,《春秋配》的石敬坡;“三子”戏如《双贵图》的兰季子,《紫金镖》的东辽子。另尚须兼演彩旦诸色,如《碧桃花》的禁婆,《珍珠塔》的姑母,《碧玉簪》的冯母等形象。
四花:除代替小生开脸戏外,尚兼武净之职,如《水擒庞德》的于禁,《五行山》的沙和尚,《木门道》的司马师,《无底洞》的金钱豹,《大反唐》的薛癸等;并担任杂扮,一剧中若有两丑,必有一丑为四花扮演,如《打城隍》之阿狗,《瞎子以灯》的驮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