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剧种:陇剧

流行于甘肃全省的一个新兴剧种,原称“陇东道情”,是流传在甘肃东部地区的皮影戏,1958年搬上舞台,l959年正式命名为陇剧。

历史沿革

陇东道情历史悠久,唐代陇东就建有道观,道教音乐繁衍不断。明、清以来在道教音乐基础上,民间艺人逐渐吸收当地民间音乐营养,增加了二股弦等乐器,演变为以皮影形式流传在陇东环县、华池、庆阳一带的陇东道情。清同治年间,环县著名道情艺人解长春(1843-l916年)的皮影班曾在宁夏、内蒙、陕北以及当地流动演出多年,颇受群众赞赏。解毕生致力于道情演唱和皮影技艺的革新,将原来用的二股弦改为四股弦,在木梆上加个小铜铃,每敲一下,梆铃并响,称为“水梆子”。在他的传授和影响下,人才辈出,陇东道情进入兴盛时期。于清末民初,根据地域条件的不同和艺人们的不同条件和特点,形成了不同风格的唱腔流派。环县南部流行的唱腔委婉细腻,清新流畅,长于抒情,代表艺人有活跃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的史学杰、敬廷玺、敬乃良、马召川等。环县北部流传的唱腔质朴沉厚,高昂激越,长于叙事,代表艺人有活跃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的徐元璋、魏元寿、梁世仓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革命文艺工作者,在利用陇东道情进行宣传鼓动工作的同时,对陇东道情进行了初步搜集和整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甘肃省文化部门先后于1952年、1958年和1963年三次组织大批戏曲、音乐工作者,对陇东道情进行了系统的搜集、整理,共征集到剧本六十二本,各路艺人唱腔二百余段,曲牌一百四十六首,打击乐谱五十四种,民歌六十二首,录音资料达三千一百二十米,并汇编成《陇东道情》一书,以及《陇东道情年考谱系表》等重要资料。陇东皮影走上舞台最早的是以演唱形式出现的。1956年全国民族民间舞蹈会演,甘肃代表团的史学杰、徐元璋、敬廷玺、赵建吉等老艺人,以坐唱形式在怀仁堂演唱了陇东道情《二姐娃做梦》,受到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和其他领导人的称赞和鼓励。l957年庆阳县秦剧团以真人在舞台上试验演出了《刘巧儿》、《杀庙》。1958年环县秦剧团试验演出了《金碗钗》、《高山流水》、《挑女婿》、《三里湾》、《杀庙》等剧目。甘肃省秦剧团在1958年西北五省(区)戏剧观摩演出大会上演出的陇东道情传统剧目《二姐思春》、《吵宫》和新编现代剧目《六姑娘》、《最后的钟声》等小戏,获得好评。1959年成立了甘肃省陇东道情剧团,演出了大型历史剧《枫洛池》,进京参加了国庆十周年献礼演出活动,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董必武副主席等领导人观看了演出,首都文艺界知名人士对道情剧的诞生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确认了这一新的戏曲剧种。此后,甘肃省陇剧团带着《枫洛池》、《旌表记》等剧目赴华北、华东、西北等大中城市和地区交流演出,扩大了陇剧的影响。除甘肃省陇剧团外,l965年在祁连秦剧团基础上组建起酒泉地区陇剧团(1969年解散)。l979年将原环县文工团改建为环县陇剧团,1981年成立庆阳地区陇剧团。省内各地秦剧团也多有演出陇剧者。另外,甘肃省艺术学校还设有陇剧班,先后培养了三期学员。

艺术特点

陇剧表演艺术讲求真实,重视从生活出发,以细腻的手法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陇剧表演动作吸收了部分皮影的侧身造型,如侍卫警戒多用大侧身剪影姿势,特别是啼哭动作更为别致,人物左袖垂射,右手以袖掩面,大侧身晃动腰肢,前俯后摇,抽搐而泣。这种表演已形成陇剧的独特风格。舞台美术方面,较有特点的有如下几点:一、旦角化装舍弃了传统的大包头造型,以皮影人的高髻燕尾为基本式样,又仿照敦煌壁画中唐代妇女的发式,加以糅合,设计出单髻、双髻、弯髻、环髻等多种独特的燕尾发髻式样,前贴鬃角,后拖伞辫,大体接近古代妇女的化妆扮相。二、服装摆脱了戏曲传统风格,重新设计了花纹式样,打破了蟒、帔盘龙舞凤格局。图案富变化,款式重大方,色彩尚雅洁。裙子、箭衣、开路等均以素净绣边为主,不取满身花团锦簇章法。靠、铠等则以庙塑神像装束为蓝本,大体和秦兵马俑衣甲相类似。三、布景和道具保留了皮影砌末的风格,使用夸张的技法,为剧情服务。陇剧音乐属于板腔体式,分“伤音”和“花音”两大类,商音曲调深沉委婉,适于抒发哀怨的情感,因此又称“苦音”或“哭音”;花音曲调活泼跳跃,善于表达喜悦的情感,故又称“欢音”。陇剧唱腔没有严格的节拍,比较自由明快,说唱性较强。弹板是陇剧音乐的主要板式之一,板头、大过门规整、四方,唱腔由多种节拍型混合组成,有特定规律。小过门的第一拍,一般都重叠在唱句的末尾一字上。弹板簧舒展、流畅、优美动听,最有特色。速度一般是中速,稍慢,更适于抒情和叙事。飞板唱腔和弹板有共同之处,也是由多种节拍型有规律的进行。小过门的第一拍重叠在唱句的最后一个字上。“簧”简短而有特色。飞板的速度稍快,唱腔更富于说唱、叙事性。伴奏乐器,管弦乐有四胡、二胡、琵琶、扬琴、笛子、唢呐等;打击乐有渔鼓、简板、水梆子、大罗、小锣、大擦、铰子、堂鼓、战鼓、板鼓、牙子等。

行当流派

陇剧是由皮影戏陇东道情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搬上舞台的新剧种。陇东道情原无脚色行当,是由影人的不同造型,标示行当的不同,因此,陇剧上舞台后,不像其它大剧种有自己的脚色行当传统可继承,而是在无章可循的情况下,经过边实践、边摸索、边研究,逐渐创立了自己剧种的脚色行当。陇剧脚色行当的来源依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参照、模仿陇东道情皮影人的人物造型与皮影表演动作,创立了大体的行当分类和特性。二、陇剧搬上舞台后,除少量改编演出了道情原有的传统剧目外,大量演出的剧目是移植其它剧种的,如萧仙戏、京剧、越剧、昆曲、川剧等。在排练这些剧目时,多参照原剧种的行当,相对应的设置陇剧的行当,并吸收、融化那些剧种行当的表演身段,充实、丰富陇剧的行当。三、根据新创作剧目的内容、剧中人物的不同类型、身份、年龄、性格等,参照一般戏曲脚色行当的规范,设置较为适合或接近的行当来表演。如陇剧第一出戏《枫洛池》的脚色行当,就是按照这样的方法将简人同设计为小生,杜若义设计为武生,邬飞霞、马瑶草设计为小旦,牛贵设计为官衣丑,梁冀设计为大花脸。四、在陇剧的发展过程中,为了表现和突出陇剧这一地方剧的特色,根据陇剧音乐细腻、优雅、缠绵、抒情的特色,决定了以发展“三小”(小生、小旦、小丑)戏为主,在表演上以“三小”为中心。因此,在行当的建立上,确立了以“三小”为主兼顾其它的脚色行当体制。在“三小”行当的创建中,除了选择其他剧种(主要是越剧、川剧、京剧等)有关这些行当的表演适合陇剧需要的程式以外,着重从民间艺术,特别是陇东秧歌、社火等表演中,提炼、规范、创造出陇剧“三小”行当的表演程式,如“地游子步”、“风摆柳步”等等。经过二十多年的积累,陇剧的脚色行当已初具规模,目前他的主要行当有:生行:包括小生、须生、老生;旦行:包括小旦、正旦、彩旦、老旦、武旦等;净行:分大妆与二净两行;丑行;分官衣丑、公子丑与小丑等,均以粉底定妆,勾画丑脸妆扮。


 

标签:中国戏曲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