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剧种: 壮剧

广西壮族戏曲剧种的统称。是在丰富的壮族民间文学、音乐、舞蹈和说唱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戏曲剧种,具有浓郁的民族和地方特色。壮剧主要流行于左江、右江流域。按流行地区方言土语、音乐唱腔和表演风格的不同,可分为北路壮剧、南路壮剧和壮师剧三类。北路壮剧旧称“土戏”,流行于右江流域,使用壮族北部方言,在贵州称“布衣戏”,在云南称“云南壮剧”。南路壮剧流行于中越边境的靖西、德保、那坡、天等、大新、田东、田阳一带等县,又称“呀哈嗨”戏、“马隘戏”、“汉龙戏”,使用壮族南部方言。壮师剧又称“诗剧”、“唱诗”、“壮师”等,流行于桂中地区的红水河流域。

历史沿革

北路壮剧最早称为“板凳戏”,起源于民歌、唱诗和曲艺,原是壮族民间说唱的一种坐唱形式。劳动之余,由二三人坐在板凳上唱故事。清康熙二十年(1681)手抄唱本央白平调《太平春》即是此类唱本。清乾隆三十年(1765)田林县组织龙城班,搭台演出以央白平调自编的唱本《农家宝铁》,即是北路壮剧最早的雏形。清嘉庆二十年(1815)成立半职业性的土戏班。当时土戏艺人已传了七代。第七代班主黄永贵曾参加过南宁的粤剧班社,抄了六十多个粤剧剧本,回乡后与第五代班主廖法仑合作将剧本译成壮语,并以土语形式演出。他还组成螺阳剧社,成为北路壮剧的代表。黄永贵根据章回小说《五虎平南》的故事情节编演了赞颂壮族民族英雄的大戏《侬智高》,最多时有六十四个演员同台演出,从此奠定了北路壮戏的基础。这一代是土戏的全盛时期。北路壮剧的主要唱腔有正调、过场调等,传统剧目有《十牙》、《文龙与肖尼》,《侬智高》等。

南路壮剧最早形成于清道光年间。马隘人黄现炯早年流落南宁,在邕剧班当伙夫,道光二十五年(1845)返乡时将邕剧带回故乡并组班演戏,称为马隘土戏;初时用汉语演唱,但因演员不会汉语,改为由师傅在后台唱,演员在前台演的双簧形式演出。辛亥革命前后,逐渐发展为唱做和一的戏曲形式,改唱当地民歌,用壮语演唱,但仍保留了后台提词的习惯。建国后吸收流行在当地的提线木偶唱腔,使南路壮剧的唱腔更为丰富。南路壮剧的主要唱腔有平板、采花调、马隘调等,传统剧目有《解臼》、《双壮元》、《百鸟衣》等。

壮师戏在壮族地方叫“诗剧”、“唱诗”、“壮师”、“调师”?。主要流传于河池、宜山、来宾、贵县、上林、武鸣、邕宁一带。是从师公歌舞(巫师跳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民间小戏。师公戏的舞蹈本身就是乐神的动作,“师公”即巫师,唱歌跳舞以娱神,称之为“傩”。 初时师公表演时穿红衣戴木制面具,后用纸画脸谱代替,1911年后才去掉面具,开始代妆表演。壮族人所以迷恋于壮剧,除了戏的内容吸引人以外,乐神消灾、人寿年丰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南宋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就记述了壮族的歌唱风习:“广西诸郡,人多能合乐,城郊村落,祭祀、婚嫁、喜葬,无不用乐,虽耕田,亦必口相乐之。” 壮师戏的主要剧目有《莫一大王》、《白马姑娘》等。

建国前各路壮剧都有自己的戏班,但在都无职业班社。农忙时停锣,农闲时演出。民国后直至建国初期,南、北路壮剧各演各的,很少相互间的艺术交流,发展缓慢。解放后,壮族自治区各县纷纷成立业余剧团并编写剧本。在1955年全国群众业余音乐舞蹈会演时,根据民间故事改编的壮剧《宝葫芦》参加演出获得表演奖。这一时期创作的壮剧有《百鸟衣》、《猩猩外婆》等,形成一股创作新剧的高潮。1959年成立右江壮剧团,三路壮剧开始合流。1965年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壮剧团,此后又成立了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壮剧团及百色,德保等县壮剧团。这些剧团经常开展交流。

艺术特点

壮剧的唱词、道白用壮族的方言土语,富有民族特点。其慢板中的咏叹调,中板中的喜调、采花调、高调、快板中的高腔、快喜调、快采花,散板中的哭调、寒调、诗调、扫板等等,全都来自壮族人所熟悉的民歌曲调;主要唱腔的唱词(包括五字句和七字句),都保持了壮族传统民歌的特有韵律结构:押腰脚韵形式。这在我国戏曲中是独具一格的。

南北路壮剧唱腔的特点之一是几乎曲曲都有衬词、衬句。他们同唱腔结合时多用于曲头衬腔、连接衬腔和曲尾衬腔,起着提示情绪、承前启后、烘托气氛、加强语感的作用。南路壮剧在行腔时,还采用“一人唱众人和”的帮腔形式,演员在台上演唱,乐队在后台助唱。帮腔多用在起板首句和唱段收尾的衬词、拖腔,末句为重句全帮。这种帮腔手法,无论在制造舞台气氛,烘托剧情环境,还是对人物内心感情的的揭示,渲染等方面,都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而北路壮剧的音乐唱腔属联曲体形式,除《正调》外,还有供不同角色使用的几种唱腔,如武士用“武公调”,老人用“老汉调”、丑角用“丑角调”等多种曲版。

南北路壮剧的表演各有特色。北路壮剧的表演,生、旦都拿扇子,丑行彩旦用团扇(葵扇),小生、花旦用折扇。南路壮剧的表演,角色也有分工。花脸分大小花脸,小生有文生、武生,旦角有正旦、武旦、老旦。师公戏的表演,早期有七十二种面具,每种代表一类人物,各有自己的典型身段。

 壮剧的伴奏,主要乐器是马骨胡,用马腿骨做琴筒,金属弦,比京胡细长,音色清脆、明亮。配器是土胡、葫芦胡和二胡、三弦、箫筒或笛子,有时吹奏木叶作为辅助,打击乐队一般为四人建制,乐器有板鼓、木鱼、座鼓、蜂鼓、小鼓、大顶钹、星锣、高边锣等打击乐器。其中以蜂鼓最有特色,音色沉厚,音响如瓮瓮声。壮剧的伴奏音乐,采用多声部的手法,各种乐器定弦不同,在旋律上形成多种的和声关系,演奏起来饶有情趣。

行当流派

北路壮剧和南路壮剧分别有各自的行当体制。清乾隆年间北路壮剧形成初期尚无行当划分,演男青年的叫“甫冒”(壮语译音,下同),演女青年的叫“勒肖”,演老头子的叫“老布”,演老太婆的叫“老虾”(音“娅”),演强盗的叫“甫贼”,演仙人的叫“布仙”。清道光年间大至分为生、旦、老、丑等行。清光绪中叶以后,逐渐形成生、旦、武、丑诸行。再往后,行当划分更细。

生行

小生:饰忠厚老实并有志向的美貌男青年。

中生:饰中年男子。

穷生:饰出身贫寒,意志坚定的男青年。

公生:饰富家之子,纨胯子弟。

文生:饰白面书生,秀才。

老生:饰年近花甲的老头子。老生行依所饰角色身份的不同,称谓亦各别,如饰有钱有势的富贵之人称员外,饰贫苦正直的农民老汉,饰在职的地方官或朝廷官员称官家,这是介乎脚色与行当之间的称谓。

旦行

小旦:饰忠厚老实的姑娘。

正旦:饰性情柔顺、心地善良的姑娘。

花旦:饰花言巧语、心术不正的女子。

摇旦:饰没有良心的妇女。

中旦:饰中年妇女。

婆旦:饰年过半百的妇人。

彩旦:饰滑稽和奸刁的妇女。

舞旦:饰唱歌、跳舞,采花的女性和仙女。

武行

武分:(文武)饰有一般武艺且有勇气、文采的男青年。

武生:饰有勇有谋,精通兵法的武将。

老武:饰年老的武将。

武旦:饰文武全的女性。

丑行

丑分:老丑,饰无恶不作、心术不正的人。

小丑:饰偷鸡摸狗、拦路抢劫的土匪强盗。

文丑:饰不会武艺的好心人。

武丑:饰有武艺且性格滑稽的人。

南路壮剧的行当大略分为生、旦、净、丑四行,但不甚严格也没有更细的分行。

壮剧生、旦、净、丑的表演特点是:生行表演温柔、大方、朴实,常用中八字步与正、反摆手法,显示出壮族男子汉的气势。旦行常用转扇舞等身段,表演娇媚灵巧,显示壮族女子的风姿。净行常用重八字步、虎掌,显示壮族武士之风,表演豪放。丑行常用多种眼法、手法、步法,表演灵活多变,诙谐、滑稽。

标签:戏曲剧种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