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戏曲剧种。俗称小曲子。是由陕西曲子、青海平弦、兰州鼓子、西北民歌等流入新疆后,融合了新疆各民族的音乐艺术,而逐步形成和完善的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地方戏曲剧种。主要流行于东疆的哈密、巴里坤,北疆的乌鲁木齐、昌吉州、伊犁地区、塔城地区和南疆的库尔勒、焉耆等地,深受汉族、回族和锡伯族群众的喜爱。1958年成立了昌吉回族自治州新疆曲子剧团,这是该剧种的第一个国营专业剧团,为了区别于其他省区的曲子剧种,正式定名为“新疆曲子剧”。
历史沿革
关于新疆曲子的形成年代,无文字记载可考。据艺人传说,清咸丰七年(1857)前后,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地曾向新疆移民,大批回族、汉族人民把眉户、道情等戏曲、曲艺形式带到新疆,后受当地各民族生活和艺术的影响,逐步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戏曲剧种。早期活动,以业余性质自乐班(又名“座台子”)形式,在庙会或集市上演唱。20世纪30年代开始走上职业化道路。1940年,乌鲁木齐首先出现职业化班社“元兴戏院”,在演出的同时,培养了一批学生。1946年,元兴戏院解散,艺人流散各地,以各种方式从事演出活动,扩大了新疆曲子的影响。
在长期流传过程中,流入伊犁的一支,吸收锡伯族的音乐舞蹈,成为锡伯族的新疆曲子,它开始以汉语演唱,所演剧目如《卖水》、《卖布》、《钉缸》、《打渔杀家》、《小放牛》等,也为原来的新疆曲子剧目。1944年三区革命以后,产生了反映本民族生活的剧目,并采用锡伯族语言演唱。
建国后,在有关部门扶持下,这一剧种又有新的发展。1956年新疆自治区戏曲剧目工作会议的后,在调查和观摩,以及组织老艺人座谈等基础上,于1958年成立了昌吉回族自治州新疆曲子剧团,这是该剧种的第一个国营专业剧团,为了区别于其他省区的曲子剧种,正式定名为“新疆曲子剧”。该团招收学生,培养演员,并在挖掘、整理传统剧目的同时,于1959年初改编演出了《渔蚌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疆曲子再放光彩。1981年乌鲁木齐县文化馆创作和组织演出了《硬脖子县令》等剧目。昌吉回族自治州呼图壁新疆曲子剧团也于1982年创作演出了现代戏《田头风波》、《辣姐儿》、《心事》等,同时在音乐唱腔等方面均有所创新。
艺术特点
新疆曲子剧音乐唱腔属于联曲体。其音乐渊源原有“平(青海平弦)、赋(西宁赋子)、越(陕西曲子)、鼓(兰州鼓子)”的说。随着时代的推移,文化的嬗变,“赋调”渐与“平调”合流,“鼓子调”大部分也都归入“越调”。除上述“四大调”外,民歌俗曲也占相当比例。“平调”剧目的曲调一直声调工专用,多是一曲贯穿始终,曲名也即剧名,如〔十里墩〕、〔卖道袍〕等。“越调”是新疆曲子剧音乐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在流传、演变过程中不断完善、发展,派生出了许多新的曲调,现除〔岗调〕、〔五更〕与原曲相近外与原曲相近外,其他曲调都有较大变化。常用曲调有〔越头〕、〔越尾〕、〔北宫〕、〔硬西京〕等。新疆曲子剧也吸收各少数民族的音乐。如传统剧目《瞎子观灯》中运用的〔撒拉调〕,就来源于甘肃、青海循化县撒拉族民歌;《假大爷浪院》中运用的〔天山令〕、〔骆驼客〕源自维吾尔族民歌。《赤心爱社》中的〔对席〕、〔玩花灯〕来自锡伯族民歌。
早期新疆曲子剧的伴奏乐器中,弦乐主要用三弦、四胡、板胡。打击乐主要用瓦子,又叫四页瓦(竹制),共四片,两片一对,演唱者左右手各持一对演奏;飞子(又叫甩子),演奏方法是用上扇边缘敲击下扇内碗。瓦子和飞子用于掌握节奏,烘托气氛,丰富演奏效果。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伴奏乐器不断丰富,分文、武场。文场有三弦、板胡、二胡、中胡、扬琴、琵琶、大提琴、笛子、唢呐、长笛、单簧管;武场有板鼓、牙子、战鼓、手锣、镲、大锣、水镲、木鱼等。
新疆曲子剧的唱词可分雅、俗两类。属于历史故事、英雄人物和闺情内容的,讲究文辞雅丽;属于民间故事、传说的,语言都比较通俗流畅。如《张琏卖布》中张琏的一段唱:“那一年你害娃娃,一心要吃个大南瓜……骡子驮,大车拉,拉拉扯扯到咱家,切刀切,铡刀铡,煮了一锅大南瓜……”这类戏常用方言、土语,显得生活气息浓厚、生动、风趣。新疆曲子剧的道白,过去总是时而用陕西语音,时而用新疆语音,很不规范,也难以形成它的地方特色。经过长期实践和研究,现在新疆曲子剧的道白是以昌吉回族自治州吉木萨尔县方言的语音为标准音,加以提炼、加工,成为一种舞台化的艺术语言。
角色行当
新疆曲子剧是新疆的地方剧种,尚在形成,、完善的过程中,虽有角色行当,但不完备。特点是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主,其他行当次的。新疆曲子剧角色行当的演变受到眉户、秦腔、兰州曲子戏等剧种的影响,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是在坐唱、走唱的基础上,逐步地从无到有,从不完善到较为完善,至今发展为以“三小”为主的角色行当体制。
生行分为多种。其中,贫生出身贫寒,穿青道袍(褶子),着高底靴,戴黑方巾,如《三子争父》的王义。富贵生为有钱人家子弟,正派的脸上俊扮;纨绔子弟脸上丑扮(也称丑生),身着华丽道袍(褶子),戴小生巾。文小生为文人学士,如《拾玉镯》的傅朋,多着华贵、雅素的道袍(褶子)。武生多穿宝衣和弓身子快靴,戴罗帽或梢子,如《三岔口》的任堂会。老生俗称“白三绺”,穿古铜色或灰色道袍(褶子),戴老生发髻,如《三子争父》的张耕儒,《烙碗计》的刘子明。须生俗称“黑三绺”,如《坐楼》的宋江。
旦行也分多种。其中,小旦为性情温柔、正派清纯的未婚女子,如《拾玉镯》的孙玉姣。闺门旦为举止优雅的大家闺秀,如《虎口缘》的莲香、《小姑贤》的小姑,一般身穿水袖长裙。花旦为开朗活泼、热情大胆的年轻女子,如《李彦贵卖水》的梅香、《杀楼》的阎惜姣,衣着不一,一般短袄打扮较多。泼辣旦为刻薄刁蛮的女子,如《杀狗劝妻》的焦氏,多以花哨戏衣着装,也有穿对帔和裙子的,或因家贫着素衣的。正旦为端庄持重的中年妇女,又分官旦和贫旦,官旦扮演富贵的家的妇女,贫旦扮演贫寒的家的妇女,如《状元与乞丐》的柳氏。娃娃旦为天真烂漫的女童,如《虎口缘》的小姑,穿短小童衣或小袄裤。老旦为老年妇女,一般不包头,不贴片子,头顶扎蓬头或老年发髻,穿老旦帔,长裙,如《张琏卖布》的王妈、《杀狗劝妻》的曹母。媒旦为四十岁开外的能说会道的媒婆或心肠狠毒的老妇,如《小姑贤》的姚氏、《老少换》的王媒婆。武旦为擅长武艺的女子,如《十字坡》的孙二娘、《打焦赞》的杨排风,一般穿战衣战裙或改良靠。
丑行也分多种。其中,小丑不分贫富,均为性情奸猾,不务正业的人,如《张琏卖布》的张琏。根据家境,有穿丑衣系小腰包的,也有穿团花道袍(褶子),系绦子的;有戴四角帽的,也有戴毡帽的。老丑为年纪较大,心术不正者,如《老少换》的甘欢喜,《牧童与小姐》的陈吉善,他们穿员外对帔,戴员外巾,穿云头。武旦为会武艺者,动作麻利,行动每捷,如《三岔口》的刘利化。一般穿黑弓身子靴,戴毡帽,扎腰巾子,也有穿宝衣、快靴、扎板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