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又称“宁波滩簧”。流行在宁波,舟山一带以及上海等地。用宁波地区方言演唱。因宁波地处甬江之滨,简称甬,故定名为甬剧。该剧由曲艺滩簧衍变而来。它最早在宁波及附近地区演唱,是由民间“田头山歌”、“马灯调”等发展而成,最初被称为“串客”。也曾一度称“四明文戏”、“甬江古曲”和“改良甬剧”。1950年改今称。
历史沿革
甬剧经历了对子戏形式的“串客班”和滑稽加说唱形式的“滩簧班”两个阶段。
清道光年间(1821-1850),宁波农村流行一种业余自娱性的说唱形式,时称“串客”。由他们组成的班社,称为“串客班”。参加者为青年农民和农村手工业者。多在喜庆宴席或节日演唱,不取报酬,仅接受酒饭招待。“串客”不用管弦伴奏,是一种吟诵体的长段清唱,唱词为齐言上下句,演唱内容多为当代底层青年追求婚姻自由的故事。因而深受群众欢迎,常被邀请于春节期间在村坊院落演唱,并兼演一些小戏如《卖花线》、《荡湖船》等。“串客”后来受苏州滩簧影响,在唱段的首、尾两句加入胡琴伴奏,保留中间的大段清唱,形成了“起、平、落”格局和颇具特色的基本调,并用以演唱具有一定戏剧情节的唱篇或小戏,于是由曲艺形式向戏曲过渡。在“串客班”时期,所唱的多是当地的民歌小调,由36支小曲作基础,并吸收当地盲人“唱新闻”的曲调“新闻调”来演唱故事,曲目或由本地文编撰,或来自苏州滩簧及其他民间小戏和曲艺,题材大多取自民间生活。后来有些串客加入当地的马灯班(也称“花灯班”、“船灯班”)的活动,进行经常性的演出,并开始收取报酬,但基本上是农闲演出,农忙务农的半职业性质。一部分串客班在民间歌舞影响下,以对子戏(一丑一旦或一生一旦)形式,在农村、集镇作营业性演出。其剧目有《摸蛳螺》、《捉垃圾》、《双落发》、《还披风》、《荡湖船》等。串客班由七八个男性组成,女角由男性演员扮演,表演多摹拟生活,化装、服装简单,道具仅一桌一椅,乐器为鼓板、板胡、小锣。这种演出形式很快在宁波府所辖各县流行,宁波城内也有设场地(或茶楼)演出的,并流传到绍兴一带。剧目以家庭戏为主,其中《金生弟》一剧颇受群众欢迎。这一时期,串客班不断从其他艺术形式中吸取养料。如吸收了当地曲艺四明南词的平湖调、赋调、和乱弹的二凡。二凡经过演变,成为串客班的二簧调。据说串客班后改称“宁波滩簧”,即自“二簧”而来。
光绪十六年(1890)以后,奉化籍串客艺人邬拾来率领黄阿元等人首先进入上海,在凤凰参、白鹤参茶楼演出,颇受欢迎。接着宁波一些班社纷纷涌入上海,最多时达到二十多个班社,“串客”也于此时挂牌改称“宁波滩“这一剧种进入上海后,受到其他滩簧戏的影响,在音乐上又有所丰富。1910年左右,受余姚鹦歌班的影响,音乐上作过一次较大的改革。变换后的曲调以叙述体的上、中、下韵为中心,有较舒展的起调、 上下句 式的大段平板、句幅较长的落调,形成了“起、平、落”的曲体结构。伴奏具有江南丝竹风格,地方特色很浓。在上海经过与其他剧种的交流,在表演、化装、服装、道具等方面也有所改进。串客班出现一批优秀演员,如邬拾来、木匠阿春等, 这是宁波滩簧男旦角的全盛时期。其剧目受其他滩簧剧种的影响,增至七十二出。剧目可分五类:清客戏(演出以小生为主)有《打窗楼》、《双落发》、《庵堂相会》等;草花戏(演出以丑角为主)有《卖草囤》、《捉垃圾》等;众家戏(角色较多的戏)有《大闹花灯》、《大捉五通》等;梨园戏(自昆曲、乱弹移植的剧目)有《康王庙》、《大补缸》等;十马浪荡戏(从大戏中分折演出的剧目)。
民国九年(1920),筱瑞香、筱凤香、筱爱春、、筱姣娣等几位宁波滩簧女演员赴沪搭班演出,很受欢迎。于是在上海的宁波滩簧班社争相仿效。女旦角的产生使男旦角迅速衰落。20年代至30年代,出现了号称“四大名旦”的赛芙蓉、王瑞香、项翠英、傅彩霞。在此期间,一度挂牌改称“四明文戏”、“甬江古曲”等。1935年后,宁波滩簧终因新剧目匮乏,艺术上保守等原因,在上海日趋衰落。为挽求危机,民国二十七年(1938)在上海的一部分艺人联合组班学习文明戏,排演幕表制的时装大戏,并配用灯光、布景,扩大乐队,改革音乐唱腔,时称 “改良甬剧”。他们在中南剧场上演根据京剧《清风亭》改编的大戏《天打张继保》,获得成功。1940年前后,又借鉴话剧、文明戏、 滑稽戏等剧种,演出了《啼笑因缘》等一类剧目,曲调语言更为风趣抒情,富有生活气息。这一时期的改革使宁波滩簧一度复振。然而由于动乱等原因,好景不长,仍在宁波城乡活动的戏班,因缺乏艺术交流,发展缓慢,一直以唱滩簧小戏为主,偶尔也演出一些清装或古装大戏。
建国后,于1949年10月,上海成立了立群甬剧团,1950年,又成立了堇风甬剧团。同年宁波成立凤仙甬剧团(1953年改为宁波市甬剧团)。剧种名称从此定为“甬剧”。并实行剧本制、导演制,甬剧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1952年后,上海又组成凤笙、合作、众艺、新艺、立艺等甬剧团,各团于1958年并入堇风甬剧团。1954年创作的《两兄弟》一剧,参加华东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剧本一等奖,扩大了甬剧的影响。1957年至1964年间上演了《姑娘从此不平静》、《亮眼哥》等甬剧现代戏。1959年至1960年间,堇风甬剧团开办学馆,学生毕业后成立青年队。上海和宁波各团均在艺术形式和音乐唱腔上进行改革,并先后整理改编了一批传统剧目,编演了一批现代戏,,如《小二黑结婚》、 《白毛女》等。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半把剪刀》、《天要落雨娘要嫁》、《两兄弟》、《双玉蝉》等 。1966年后,上海、宁波的甬剧团全部解散,1976年,宁波市甬剧团恢复建制,编演了《三篙恨》等剧目,在音乐表演上也有相应的提高。宁波市甬剧团在l990年和1995年两次赴京演出,均产生过较大影响。目前甬剧专业表演团体仅存宁波市甬剧团一家。
艺术特点
甬剧音乐曲调丰富,共计约有九十种。主要有从农村田头山歌、对山歌演化而来的“基本调”,从宁波乱弹班中带来的“月调”、“三五七”、“快二簧”、“慢二簧”及四明南词和一些地方小调。其唱腔可大致分为四大类:
(一)基本调类:包括2/4节拍的老基本调和1/4节拍的流水,唱词为七字句(四三或二二三)式,曲体结构为起-平-落格式。 “起”即“上韵”,唱前有音乐起板或引奏,唱完有固定过门; “平”部最具特色,是吟诵体齐言上下句的长段清唱,无伴奏,句数不限,但须成偶,唱至最后一个上句的末三个字时,在节奏和旋律上有个明显的强调,称为“送腔”,将转入“落”;“落”即“下韵”,句幅较长,乐队托腔伴奏,最后有尾奏。基本调的调式是羽调式尾转商调式,男女同宫异腔。这类曲调,由于功能和板式不同,又分为老基本调、新基本调、流水三种。基本调长于叙事,主要用于塑造人物,表现人物较复杂的思想表情。
(二) 四明南词类曲调。这类曲调均为七言上下句2/4拍,男女同腔,适合抒情,其支声式伴奏优美,节奏活泼,旋律舒展。常用的有:平湖调,商调式,上、下句各有许多花腔,句幅长,速度慢,用于抒情场面。另有紧平湖,多系反面人物所唱。赋调,角调式,与基本调相互转移极易,句幅紧凑,适合抒情和叙事。另有紧赋调,1/4拍,相当于流水。词调,人物哭诉、伤感时多用徽调式。这一类曲调主要勇于叙述故事情节。
(三) 二簧类。从绍兴乱弹中吸收融化而成的〔清水二簧〕、〔快二簧〕、三五七以及五十年代后从杭剧中吸收的武林调等。二簧类都是七字句的上、下句格式,有正、反宫,由于板式不同又分为:慢二簧,又称清水二簧,4/4拍,与乱弹中的二凡已很不相同,节奏舒展而宽广,旋律激越而流畅,适宜表达慷慨激昂、凄怆悲壮等情绪。快二簧,与乱弹的流水相似,但旋法不同,多表现悲愤、焦急的情绪。
(四)杂曲小调类:这类曲调数量多、来源广,有当地的山歌、马灯调等,也有江南地区普遍流行的小调,用来作为情节片段之间的插曲使用。
以上四类曲调,均可在一个戏中混用,彼此可互相联缀、转接。
甬剧的伴奏乐器:演滩簧小戏时,只有一副鼓板,一把板胡,一面小锣由演员兼敲。演滩簧大戏时,加用锣鼓(模仿乱弹)。“改良甬剧”时期,以二胡为主奏乐器,辅以箫、琵琶、三弦等,不用打击乐,乐队人数不多,采用民间器乐曲或流行曲作配乐用。今用类似沪剧主胡的二胡为主胡,此外还有中胡、琵琶、柳琴、扬琴、笙、笛、箫、大提琴、低音提琴,另有打击乐。乐队有十二、三人,伴奏曲调改编为配乐曲,并兼用打击乐。
“串客”时期的传统小戏表演一般是生活化的自然模仿,又大都以插科打诨来吸引观众。“男旦”后期,演员的表演开始注重身段和造型姿态。在演出一些古装大戏时,由于乱弹演员的加入,又向程式化的传统戏曲学习,表演较夸张。到了“改良甬剧”时期,上演西装旗袍戏,表演又着意追求生活的真实和表演风度的潇洒。解放以后,甬剧主要演出现代戏,在表演方法上主要向话剧艺术学习,强调现实主义的表演风格,追求人物性格的塑造。在演出一些古装戏和清装戏时,又善于借鉴传统戏曲的表演,既虚又实,虚实结合。形成了“半自然半程式”的表演特点。甬剧无严格的舞台表演程式和复杂成套武打,表演淳朴、细腻。特别是改演时装大戏后,打破原有的行当分工,每个演员只有大致的戏路。布景和道具较为简单,早期只有桌、椅;自30年代末“改良甬剧”以后仿照文明戏,起用布景、灯光、道具并扩大乐队。
角色行当
甬剧在“对子戏”、“两小戏”阶段,舞台演出只有一丑一旦,或一生一旦,而且演出以“丑角”为主,演员都为男性,一些“旦角”也由男性扮演。“三小戏”阶段角色也只有一丑一旦一生。滩簧时期行当分生、旦、丑、老生、老旦五类。
小丑: 小戏剧种早期主要行当,有“无丑不成戏”之谚。多扮演善良而滑稽风趣的农民、小商人、手工业者,以及地痞、流氓、花花公子等角色。甬剧称丑为“草花”,分”正草”和“帮草”两类。“正草”与“帮草”所扮人物相同,仅在不同剧中主次不同,饰主角的谓之“正草”,饰配角的谓之“帮草”。“正草”是以演“丑角”为主的,如《卖草囤》中的赵阿大;“帮草”在戏中扮演次要角色,如《卖冬菜》中的翁老同。 “草花”既重表演,亦重说唱,随机应变,即兴发挥。丑角扮相头戴白毡帽,白粉画鼻梁,穿大襟短衣,系竹裙,手拿竹篮或肩挑货担。
小旦: 亦为小戏剧种主要脚色,仅次于小丑。多扮演农家、商人、手工业者家中的妇女,戴头面,鬓插花,水粉妆,着小袄、彩裤或系裙,并持手帕,天真活泼,口齿伶俐,载歌载舞。小旦在甬剧中习称“占”。后分化为上占、下占(上旦、下旦)。上占为已出嫁之妇女,多着清装上衣、系长裙、捏手帕。下占即小旦,饰未出嫁之少女,如《赠兰花》中的大阿姐、《秋香送茶》中的秋香。
小生:多扮演青年男子或男孩,早期角色多为下层劳动人民。甬剧称为“清客”,分为“下清客”和“小清客”。凡身份高,年岁较大之剧中男主角,由下清客扮演,如《双落发》中的陈仁和、《庵堂相会》中的陈宰庭。凡年纪轻,平民出身之剧中男主角,由小清客扮演,如《拔兰花》中的小君家、《秋香送客》中的二少爷。其扮相通常是头戴瓜皮帽,穿长衫,罩背心,着布鞋,手执纸扇。
老生: 大多由清客兼任,戴红缨帽,穿外套,拿芭焦扇。
老旦: 大多由草花兼任,扎包头,梳羊角尖,穿清装长上衣,下系裙,手持芭蕉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