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剧种: 桂剧

桂剧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原称“桂林戏”、“桂班戏”,属皮黄戏系统。它主要流传于广西桂林、柳州一带“官话”地区,是广西各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主要地方剧种。由于它的历史与徽剧、汉剧、湘剧、祁剧有密切的血缘关系,所以它的剧目多与皮黄系统的剧种相似。它融合、吸收昆山腔、弋阳腔和乱弹等几种戏曲声腔,形成了以弹腔为主,兼唱高腔、昆腔、吹腔及杂腔小调等五种声腔艺术的剧种。

历史沿革

明末清初,昆山、弋阳和乱弹等腔已流行于桂林一带。

清雍正年间(1723-1735),桂林已有独秀班等昆班。清乾隆年间(1736-1795),又有湖南祁阳班频繁到桂林演出。祁阳班在桂林演出期间受广西官话(桂林话)影响,逐渐改变语音。一部分祁剧艺人落户桂林后,开始用桂林话演唱祁阳戏,时人称为桂林班,后人即称之为桂剧。最早的桂剧班社,有清道光年间(1821-1850)唱多种声腔的三合、三庆等名班,之后又有瑞华、老仁和、上升、卡斌、锦华等班。从光绪八年(1882)开始,桂林各地相继出现宝华群英、翠华、兰斌小社等桂剧科班,自此桂剧与祁剧逐渐分野,但桂剧与祁剧艺人时有相互搭班演出,相互聘师传授技艺。由于戏路接近、语音相似,祁、桂艺人长期同台、同剧演出,使桂剧声腔、演技深受影响,发展日臻成熟。桂剧剧本的创作可追溯到光绪二十二年(1896),唐景崧为“桂林春班”撰写《看棋亭杂剧》40出,成为桂剧第一批独有剧目。

第一个桂剧女科班福珍园创办于1912年,直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女科班兴起,培养了一大批女演员,尤其是和园甲、乙两个女科班对桂剧发展影响较大。之后男女科班达30多所,为桂剧培养了不少人材。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桂林建立起第一个戏院--景福园,之后又相继建起和园、仪园戏院。从此,桂剧逐渐进入剧场作固定性的演出。这些戏院竞争相去天津、上海等地聘请京剧演员来桂林演出,自此京剧不断流入,在剧目、表演、化妆、服饰、布景等方面,京剧艺术对桂剧的改革产生了很大影响。

1938年后,著名戏剧家欧阳予倩应聘来到桂林从事桂剧改革工作,建立了广西戏剧改进会;1939年成立桂剧实验剧团,由欧阳予倩任团长,建立导演制,吸收新唱腔,编演新剧目,采用布景,美化舞台,开办桂剧学校,使桂剧有了新的起色。30年代末40年代初,欧阳予倩为桂剧创作、改编和加工整理一大批新剧目如《梁红玉》、《打金枝》、《断桥》等,并经他指导排练,参加1944年西南剧展展演,效果极佳,广获好评,桂剧从此进入中国十大戏曲剧种行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桂剧进入新的历史时期。1953年,广西省国营桂剧艺术团成立,为传统剧目的挖掘整理和艺术改革,做了大量的工作。此后一段时期桂剧在桂林、柳州两市及北部较大县镇普遍设立了专业剧团。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是桂剧的黄金时代,广西省桂剧艺术团带《西厢记》、《春香传》等剧到湖南、上海、广东等地演出,演出剧目除大量移植各地优秀剧目外,还有许多经整理、改编的传统剧目。与此同时,广西各地也出现一批较好的剧目,如《拾玉镯》、《穆桂英》、《太白傲考》、《闹严府》、《打棍出箱》等,成为各地经常上演的剧目。“文化大革命”(1966-1975年)期间,传统剧目停演,县一级的桂剧团全部撤消,省、市桂剧团上演《红灯记》等“革命样板戏”。1976年以后桂剧逐渐复苏,学习、移植了一批古装戏,如《十五贯》、《西厢记》、《小刀会》,还先后创作了历史剧《太平军》、《永安城》、《闯王司法》、和现代戏《儿女亲事》、《一朵鲜花》等。

艺术特点

桂剧汲取祁剧、京剧、昆曲等剧种的声腔和表演艺术,唱做念舞俱重,尤以唱工细腻、做工传神见长。桂剧的声腔音乐属皮黄系统的板腔体,以弹腔为主体,兼有高腔、昆腔、吹腔及杂腔小调等。弹腔,分南路(二黄)和北路(西皮)两大系,其反调形式“阴皮”和“背弓”又都自成体系。北路高亢雄壮,南路委婉低沉;阴皮略带凄婉悱恻,背弓则长于表现悲壮凄惨的情绪。高腔,源于弋阳腔,是一种由曲牌缀合组成的曲牌体,曲调高亢、悲壮,其演唱特点是仅用锣鼓伴奏和人声帮腔,不用管弦乐器。昆腔,即昆曲,曲调委婉低回,格律比较严格。吹腔,即安春调或安庆调,男女不同腔,男腔端庄、潇洒,女腔流利、活泼;用笛子伴奏,以唱为主,唱念结合,曲调诙谐、轻快,多插入弹腔使用。桂剧用桂林方言演唱,声调优美,抑扬有致。表演质朴细腻,唱腔委婉动人、清澈明亮,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桂剧在表演上侧重做工,。即便武戏也多是文做,注重以细腻而富于生活气息的表演手法塑造人物。

桂剧的伴奏乐队分为文场、武场。前者使用二弦(似京胡)、月琴、三弦、胡琴以及曲笛、梆笛、唢呐、唧呐(即海笛)等,兼配部分中、低音乐器;后者使用脆鼓(板鼓)、战鼓、大堂鼓、小堂鼓、板(扎板、摇子)、大锣、大钹、小锣、小钹、云锣、星子、碰铃等等。这些乐器在音色上各有特色,是桂剧各声腔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行当流派

桂剧的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生行又分生、末、外、小、武;旦行中又分旦、占、贴、夫;净行则分为净、副净、末净;丑得只分丑和小丑。另有一些跑龙套的下手,统称为“杂”。各行当在表演上风格各异。

生行:稳健持重,雍容大方。如《六部大审》的闵爵,《杨衮教枪》的杨衮,《辕门斩子》的杨延昭等。

小生:潇洒飘逸,清秀俊雅,武小生则儒雅英武。如《黄鹤楼》的周瑜,《柴房别》的李旦,《枪伞》的蒋世隆 等。

旦行:或端庄华贵,或倩丽灵巧,佳者唱做兼备,文武俱能。如《桃花教疯》的桃花,《桂枝写状》的李桂枝,《斩三妖》的苏妲己等。

净行:雄浑威凛,刚武火爆。如《鸿门宴》的项羽,《芦花荡》的张飞,《司马洗宫》的司马师等。

丑行:滑稽而不鄙俗,诙谐而不油滑,轻松自然,恰到好处。如《化子骂相》的孙巧儿,《古董借妻》的张古董,《乙保写状》的何乙保等。桂剧无摇旦专行,摇旦脚色常由副净、丑、夫等行演员兼演,表演重诙谐。如《拾玉镯》的刘媒婆等。

上述各行除杂外,均有应工戏。如生,凡老生戏均能饰演;外主演挂白髯的老生戏;末主演桂花(灰)髯的老生戏;小为文小生,主演文戏;武为武小生,主演武戏。旦,凡旦行剧目都能饰演;占多演文戏;贴多演武戏;夫主演老旦戏。净须文武皆能,但侧重于唱功戏;副净戏路类似京剧的架子花脸;末净多饰演不挂髯口的花脸(粑粑脸)角色。(此类角色也可由武小生开脸饰演)丑、副丑原均为文丑,丑主演官衣、褶子戏,副丑主演袍裙、富贵衣戏,后吸收京剧表演,副丑逐步成为专工武戏的武丑。杂为杂角,多演家院、中军一类角色。随着清末 “三小戏”的兴盛,桂剧旦行又逐渐细分为正旦、闺门旦、背心旦等。

桂剧现行的行当体制仍以生、旦、净、丑为主,在饰演现代剧中的角色时,则多打破行当界限,而以剧中人物性格为依据,由具备相应条件的演员饰演。

标签:戏曲剧种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