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
京剧是我国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剧种。它是由多种地方戏在北京汇聚、融合,发展而成的。它从产生到现在约有一百四十年的历史。
清代乾隆以来,昆曲、弋阳腔、秦腔等曾先后进入北京。1790年安徽著名艺人高朗亭率领有名的徽戏“三庆班”进入北京,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以后,又有“四喜”、“春台”,“和春”三个徽班入京,和“三庆班”合称“四大徽班”,盛极一时。此时,昆曲、京腔(弋阳腔入京后演化得名).?秦腔等逐渐冷落下来。约于1830年湖北楚调(汉剧)也进入北京,汉 剧和徽剧出于同一源流,因而时常合班演出,声腔上相互结合。后来,徽班又吸收,溶化了昆曲、梆子、京腔的精华,在剧目,音乐,身段、服装、化妆方面都有所改革,再结合北京当地语言和风俗习惯,便逐渐形成了京剧。当时称为“皮黄”,又名“京调”。
1850年前后,京剧在四大徽班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等著名演员,时称“老生三鼎甲”。他们对京剧艺术的形成和发展有突出的贡献。
京剧艺术比其它剧种更突出了戏曲集中、概括和夸张的特点,形成了唱,做,念、打一套完整体系和统一风格,在舞台表演上富于鲜明的舞蹈性和强烈的节奏感。
一百多年来,京剧著名演员先后辈出,特别是不断涌现出许多杰出的表演艺术家,形成不同风格的流派,为京剧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成为京剧艺术的珍贵财富。
解放后,京剧艺术取得了巨大成就。整理、改编、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传统剧目和新编历史剧,并成功地演出了许多现代题材剧目,为京剧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京剧艺术代表团还多次出国访问演出,轰动了世界艺坛。
【昆曲】
昆曲是我国的古老剧种,约在元末明初形成于江苏昆山一带,又称“昆山腔”。明代嘉靖时期杰出的戏曲音乐家魏良辅,对昆山腔进行了重大改革。他吸收了南曲诸种唱腔和金元北曲中的音律唱法,以及江南的民间小曲等多种艺术成分,创造出一种轻柔委婉的“水磨腔”。与选氏同时的剧作家梁辰鱼专为昆山腔编写了《浣纱记》一剧,演出后轰动江南,并迅速流行全国。明末清初,昆曲一度繁荣,在艺术上更加精致完美,成为一个具有全国影的剧种。至乾隆时期,昆曲艺术被统治阶级所掠夺,内容趋向宫廷化,以致脱离人民群众而渐衰落,到解放前夕,已濒临奄奄一息的境地。解放后,昆曲在剧本.唱词。唱腔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力求通俗易懂。1956年浙江省昆苏剧团赴京成功地演出了《十五贯》,轰动全国。1957年根据周总理的指示,建立了北方昆曲剧院。昆曲这个古老的剧种,又焕发出艺术的青春。
昆曲已有五百年以上的历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表演体系和独特的声腔系统。它的剧目丰富,剧本文词典雅华美,文学性较高。发音,吐字讲究四声,严守格律、板眼。昆曲曲调是曲牌体,每出戏由成套曲牌构成。唱腔圆润柔美,悠扬徐缓。表演细腻,身段动作和歌唱紧密结合,舞蹈性很强。伴奏乐器主要是笛子,有时也用三弦、笙、唢呐等。
明代中叶,昆曲向北方流传,经许多艺人的努力,将昆曲和北方地区语言相结合,形成了“北昆”;原来流行于江,浙一带的昆曲,则被称为“南昆”。;比昆的演出武戏较多,表现风棚U健豪放;南昆则注重音韵吐字和细腻做工,比较清婉缠绵。昆曲在中国戏曲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对京剧和湘剧、川剧等地方剧种的形成和发展都有过直接的影响。
【评剧】
评剧是全国有影响的地方剧种之一,形成于清末民初,约有七十年的历史。它源于冀东一带的“莲花落”,后来吸收了东北“蹦蹦”的腔调,故早年有“落子”、 “蹦蹦”之称。最初为对口演唱形式,近似东北的“二人转”,后来陆续吸收了河北梆子的打击乐.滦州影戏、乐亭大鼓和京剧的唱腔及表演,形成了“唐山落子”,又变为“奉天落子”,最后成为现在的评剧。成兆才是早期评剧的著名演员和剧作家。他创造了许多新腔,并创作改编了一百余种剧本,对评剧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评剧的艺术特点是:以唱工见长,吐字清楚,唱词浅显易懂,演唱明 白如诉,表演生活气息浓厚,有亲切的民间味道。它的形式活泼、自由,最善于表现当代人民生活,因此城市和乡村都有大量观众。评剧唱腔是板腔体,有慢板,二六板,垛板和散板等多种板式。解放后,评剧音乐,唱腔,表演的革新取得显着成就,特别是改变了男角唱腔过于贫乏的弊病,男声唱腔有了新的创造。
评剧原分为东路和西路两派。今天盛行的是东路,流行于河北和东三省,在南方也有广大观众。西路评剧又叫“北京蹦蹦”,是在东路评剧梆子、老调的影响下形成的。它的腔调高亢,板头丰富,别具风格。辛革命前后在北京及京西各地演出,很受观众欢迎,以后濒于绝迹。1958经中国评剧院发掘整理,始重现于舞台。《花亭会》就是经过整理并由青年演员继承下来的一出好戏。
【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初名“直隶梆子”,后直隶省改称河北省,始改今名。它渊源于陕西秦腔的梆子系统。大约在清代中叶以后,由山西蒲州梆子流入河北逐渐演变而成。清末曾在北京盛极一时。后来梆子和皮黄曾同台演出,互相交流、吸收,使梆子在艺术上日趋完整。北京的直隶梆子吸收皮黄精华之后,又称“京梆子”。辛亥革命后,许多出色的梆子女演员不断涌现,给梆子剧种带来了新生面,使其唱腔音乐发生了较大变化。
河北梆子流行时,在我国华北和东北地区,尤其是在河北中、北部及京、津地区最为群众喜闻乐见。河北梆子的唱腔高亢激昂、刚劲挺拔,主要有慢板、二六、流水、尖板、哭板、反调等板式,还有近百支用于舞台伴奏的曲牌。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河北梆子在河北一带农村得到广泛发展。但在国民党统治的北京、天津等大城市则日渐衰落。解放后,河北梆子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对过分喧噪的锣鼓、梆子进行了革新,创造了新的唱腔,使其在慷慨雄壮之中兼有柔和悦耳、优美动听的特色。
【老调】
老调,又名“老调梆子”,河北省地方剧种之一。约产生于明朝末年。它长期流传在民间,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唱腔朴实、激越、刚健,有头板、二板、安板、起板、拨子板、送板、留板、哭板等多种板式。主要伴奏乐器有板胡、笛子、笙、二胡、三弦等。流行地区以河北保定为中心,分东路(高阳、安新一带)、西路(保定西部地区)、南路(石家庄一带)。各路唱腔无甚大区别,只是落腔有所不同。老调表演形式完整,行当齐全,传统剧目较为丰富。《潘杨讼》是较有影响的剧目,已拍摄成戏曲影片。
【丝弦戏】
丝弦戏是河北省古老的地方剧种之一。它是北曲“弦索调”的一个支脉,古名叫“弦索腔”。丝弦戏原来没有女演员,男女角色都由男演员扮演,形成了唱腔真假声交替运用的特点。丝弦的伴奏乐器,长期沿用两把柳琴与两把三弦,清咸丰年间,因与老调梆子经常同台演出,主要伴奏乐器改用了老调的中音板胡,其它乐器也有增减。在发展过程中,又受昆曲、河北梆子、京剧不同程度的影响。它流行于河北省中南部的广大农村,及山西部分地区。丝弦的唱腔既高亢又宛转,以板腔为主,分越调与管调两个系统,又各有多种板式。解放前夕,丝弦仅存一两个专业班社。解放后,丝弦有了较大发展,并有女演员参加演出,丝弦的优秀传统剧目《空印盒》曾搬上了银幕。
【平调】
平调是河北省的地方剧种之一,发源于冀南武安县一带,也 称“武安平调”。流行于冀南、豫北和晋东南广大地区,深受当地群众喜爱。平调的产生,据传始于明末清初,由武安艺人汲取了豫j[淮调的特长,结合武安民间音乐、舞蹈演变而成。
平调属于“梆子戢”,行当齐全,善演历史戏。它的唱腔属板腔体,结构 较完整,旋律优美,长于抒情。主要板式有慢板、二八板、流水板、散板,栽板、垛板、悲板等近二十个板头。音乐伴奏有唢呐曲牌和丝弦曲牌百余个。从前,伴奏乐器主要有二弦,轧琴等;;解放后又增加了笙、笛、板胡等。在表演上具有活泼、粗犷、激昂,豪放的风格特点。其代表性剧目有《三进帐》、《铡陈士美》、《金钟记》等。
【唐山皮影】
唐山皮影,因以唐山地区乐亭、滦县一带的语言音韵为其音乐特色,所以又叫“乐亭影”、“滦州影”,流行于河北的唐山,承德,廊坊等地区以及东北三省各市县、它是一种有着精美的雕刻工艺,灵巧的操纵技巧和长于抒情的唱腔音乐的综合艺术。抗日战争以前常在农闲聚众演出,征上述地区的乡镇农村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它的唱腔音乐尤为群众所喜爱。
唐山皮影的唱腔是从一种纯说唱形式的“大福影”演变而来的,它是一种男女分腔的,有着多种腔调(如平调、花凋,阳韵平调、河东调.滦河调,吟腔),?多种板式(如太慢板、快三眼、慢二性、紧二性,三性、流水)的板腔体。至今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由于前辈艺人的发展创造,长期以来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它的主要伴奏乐器以前是一把小三弦,后来逐渐被四胡所代替。
【北京曲剧】
北京曲剧是解放后在单弦等曲艺的基础上产生的一个新剧种。单弦是北京广泛流行的一种说唱艺术形式,用第三人称说唱故事过去有时用两个以上演员化装演唱,便叫彩唱牌子曲。今天的曲剧就是脱胎于牌子曲的戏曲形式。1950年曲艺演员魏喜奎等人首先演出了《新探亲》叫做新曲艺,以后改称曲剧,陆续演出了《柳树井》、《罗汉钱》、《杨乃武与小白菜》、《啼笑因缘》、《骆驼祥子》等剧目。
北京曲剧的曲调种类很多,生动活泼,并且念字清楚,易于表现现代生活。
【二人台】
二人台是内蒙西部地区最为流行的一种民间戏曲形式,并广泛流传于山西北部及河北张家口一带。;最初只有两个演员在舞台上演唱故名“二人台”。它是在当地小曲“丝玄坐腔”的基础上,吸收了“社火”歌舞及蒙族民歌演变而成。有近百年的历史。二人台的剧目内容多为生活小戏。二人台音乐有 浓厚的地方色彩,所采用的曲调是从民歌的基础上发展来的).:音阶跳动大,滑音,装饰音多,具有悠扬、开阔、粗犷的风格。伴奏乐器有笛子;四胡;扬琴、三弦等,用“四块瓦” (竹制乐器)击打节奏.
解放前,二人台曾受反动统治的摧残。解放后在剧本,表演、音乐方面作了一系列改革,演出形式和表演内容都有很大的改进。
【吉剧】
吉剧,是在“二人转”的基础上,吸收东北其它民间艺术和借鉴其它地方戏曲的长处,融合提炼,于1959年诞生的.流行于吉林省:
吉剧的唱腔音乐,包括“柳 调”和 “咳调”两大类,各有一套曲牌。这些曲牌是“二人转”音乐中有代表性,而且适于戏曲化的部分。它被吸收到吉剧中后,按照 “板腔体”戏曲音乐的规律,形成了三节板、正板。快正板.抢板,行板、散板、流水板等多种形式。主要伴奏乐器是;板胡和唢呐。吉剧的表演,继承了二人转唱,扮、舞、说,绝(手绢、扇子等绝活)等五功,并吸收了其它剧种的表演特长,而发展形成独特的风格。经过整理,恢复上演的《包公赔情》和《燕青卖线》等剧,展现了吉剧的表演风格和艺术成就。
【晋剧】
晋剧又称“山西中路梆子”、“太原梆子”,解放后定名晋剧,是山西的主要地方剧种。它和蒲州梆子,北咯梆子、上党梆子合称山西“四大梆子”。流传在山西中部、河北北部,以及内蒙、陕北等广大地区.晋剧是在清代道光,咸丰年间,在晋中秧歌的基础上,吸收蒲剧、昆曲、河北梆子等剧种的音乐成份,从而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逐步发展并盛行起来的。它的唱腔既有梆子腔的激越粗犷,而又圆润工细。经常用大没唱词来表现戏剧情节,用对唱代替对白。在板类上,主要有四股眼.夹板、二性、流水,以及用来表现激昂情绪的介板和表现悲痛的对白。它的每个行当各有不同唱法;唱腔变化多端;丰富多彩。晋剧的许多技巧表演,如翎子功,鞭子功,梢子功(甩发)也是很驰名的。
抗日战争时期;在革命根据地一带,不少艺人曾演出新编历史剧和现代剧,为抗日战争服务。解放后,?晋剧出现了《打金枝》,《蝴蝶杯》、《刘胡兰》等许多经过整理的优秀传统剧目和新编剧目。
【蒲剧】
蒲剧因其发源地在蒲州,今山西永济县而得名、又称“南路梆子”、“蒲州梆子”。晋南群众又称之为“乱弹”。它是山西省“四大梆子”剧种中最古老的一个剧种。山西、河北,河南几省的梆子戏,都曾受它的影响。蒲剧是晋南人民喜爱的剧种,在豫西、陕东、?甘肃、宁夏,带也有广大群众基础。追溯源流,它是由“铙鼓杂戏”演变而来,至明嘉靖年间已基本形成,分为西路和南路:南路较文雅,细腻;西路则火爆,豪放。蒲剧的音乐高昂、强烈,音节跳动性大,调活泼,感染力很强。它的,吕腔板类繁多,有慢板.、二性、流水、间板、滚白等多种。在表演上夸张性很强,有“耍翎子”,“耍帽翅”等多种特技。
解放前,这个剧种受到统治阶级的鄙视和摧残,戏班四散,艺人转业谋生,已陷入奄奄一息的境地。解放后在党的关怀下,经过挖掘整理和革新创造,蒲剧艺术得到恢复和发展。《窦娥冤》一剧曾拍成电影,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
(北路梆子) 北路梆子,是山西“四大梆子”剧种之一。流行于晋北、内蒙及冀西北一带地区。渊源于蒲州梆子,清同治、光绪年间即已盛:七七事变后,由于日寇摧残,班社解散,艺人改业,几乎濒于绝灭,迄至一九五四年山西第一届戏曲会演才重新恢复起来。
北路梆子的唱腔、曲调,念白均同蒲剧相近,但音凋更为高亢,富有塞外山野味。特别它的“弯调(即花腔)”,唱起来千变万化,婉转动听。唱腔板式主要有:慢板,夹板、二性,三性、垛板、流水、箭板,滚白等。北路梆子擅长大段的演唱,每句基本遵循弱起强落”的规律,但由于按字行腔和依情演唱,听来变化多姿,绝不单调。
【上党梆子】
上党梆子,也叫“ 晋东南梆子”、“上党宫调”,为山西“四大梆子”之一。相传明末起源于泽州(今晋城)一带,流行于山西东南部地区。“上党”一词,是因晋东南为古“上党郡”而得名。
上党梆子的表演,无论台步、身段都具有咀犷、古朴的艺术特色。唱腔高亢、活泼,曲牌相当丰富,特别是“花腔”一类曲凋,优美动听,独具格调。除梆子腔调外,过去也兼演一部分罗罗腔,昆腔口皮黄的剧目。
【秦腔】
秦腔是西北地区主要的地方戏曲之一,它是在陕西关中地区生长起来的。周代以来,关中地区称为“秦”,秦腔由此而得名。秦腔是我国一个古老的剧种,大约于明代在陕、甘一带的民歌基础上形成。发展过程中受到昆腔、弋阳腔、青阳腔等剧种的影响。清初,得到蓬勃发展,广泛流传到山西、山东、河南.河北等省。秦腔在发展过程中,因地域不同而演变为三路:东路秦腔,即同州梆子;西路秦腔,又称西府秦腔;中路秦腔,又称西安梆子。秦腔本来是陕西各路梆子的总称,后来习惯地指西安秦腔。它兼有各路秦腔之长处,流传于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一带。
秦腔创造了我国戏曲音乐中板式变化的结构方法,成为梆子腔(乱弹)系统中的代表剧种。现在北方几省的梆子戏虽然风格与秦腔很不相同,但在音调和伴奏上都保持着共同的特征。
秦腔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它的唱腔,用宽音大嗓,直起直落,给人以高亢激越,粗犷朴实之感。在曲调上有“欢音”和“苦音”之分;在板式上主要有慢板、尖板、滚板、摇板、代板等五种,唱腔音乐丰富多彩,优美动人。在表演上,朴实热烈,富有夸张性,生活气息很浓,并有喷火,跌扑、耍髯口等多种特技。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地区一些秦腔剧团进行了戏曲改革工作,曾创作演出过《穷人恨》、《血泪仇》等现代剧目,深受抗日军民欢迎。解放后上演的《三滴血》,:赵氏孤儿》《红梅阁》等经过改编的传统剧目,展现了秦腔
艺术发展的新成就
【鄂剧】
鄂剧也叫“曲子”、“迷胡子”是西北人民喜爱的戏油形式之一。它流行于陕西各地以及山西.甘肃、青海等省的部分地区,由
郡县、鄂县的山歌、小调、童谣等发展而成。清代中叶已在舞台上演出.在发展过程中分为东,中、西三路。东路多发挥小曲子的长处,活泼明快,健康优美。西略则重大曲’,曲调优雅、悲壮,唱时比较缓慢。中路则介乎二者之间,唱法上受秦腔影响较大,听起来高昂悲壮。
郡鄂的曲牌非常丰富,有七十二大调,三十六小调之说。伴奏上,在“地摊子”演唱时比较简单,只有三弦、板胡、星子及四块瓦(四片竹板制成之节奏乐器) 等。搬上舞台以后,吸收了秦腔等剧种的打击乐,加进了二胡等弦乐,使乐队的表现力更加丰富多彩。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文艺工作者创作的《十二把镰刀》等新歌剧,就采用了郧鄂的曲调。
【碗碗腔】
碗碗腔,原为流行于陕西省东部一带的皮影戏。由于乐器中有小铜碗,配合月琴,形成独特的音乐风格因而得名。它虽是地方小戏,但形式完整,行当齐全,并具有悠扬清丽的音乐和生动感人的唱词。它的剧目大都是本戏,折子戏很少。碗碗腔在音乐上吸收了秦腔、蒲剧、郧鄂,晋剧等曲调因素,从而创造出丰富多彩别具一格的唱腔。主要板式有:头回南路、二回南路、东路腔.紧板,滚板、扬句子、花花腔、西厢调等。伴奏乐器以月琴、硬弦、二胡为主,运用起来非常和谐,而且极富变化。1956年在皮影戏的基础上发展成为舞台剧,流传于陕东.晋南,晋中一带,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
【陇剧】
陇剧是建国后在陇东道情的音乐唱腔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年轻剧种.陇东道情是流行于甘肃东部环县,庆阳一带的皮影戏。它在造型。表演(皮影操作),特别是音乐上,都具有独特的地方风味,深为群众所喜爱.解放前,它遭受反动统治阶级的摧残,艺术上得不到发展。解放后,经过挖掘和整理,于1958年搬上舞台。1959年成立了专业剧团,并正式定名为“陇剧”.以后,先后排演了很多大小型历史剧和现代剧。其中大型历史剧《枫洛池》,受到观众的好评。
陇剧音乐旋律开阔、优美,节奏自由明快。它的唱腔有“慢板”、“飞板”、“新板”。“滚白”等多种,并有“伤音”“花音”之分。其中“簧”(即唱腔中的拖腔)和“嘛簧”(即唱腔中帮腔)的运用,形成了陇剧音乐的独特风格, 它的主要伴奏乐器有四胡,海笛等。
【豫剧】
豫剧,又称“河南梆子”,是河南省的主要剧种之一.流行于河南及陕西、山西.河北、山东,安徽等部分地区,是由明代流入的案腔、蒲州梆子同河南当地民间戏曲结合而形成的。由于长期在农村演出,带有 浓厚的乡土气息,唱工多,口白少,长于表达多种多样的感情,表演风格朴实清新,深为广大人民喜闻乐见。
现在的豫剧主要分“豫东调”、“豫西调”、“祥符调”、“沙河调”四个流派。豫东:凋以商丘,开封为中心,演唱用假嗓,声音高亢,多用花腔,较为活泼轻快,又称“上五音”“祥符调”和“沙河调”是其支派。豫西调以洛阳为中心,演唱用真嗓,曲凋低回婉转,尾音低落;又称“下五音”。腔有慢板,二八板、流水板、飞板、栽板、滚板等多种板式。主要伴奏乐器有瓢胡,月琴,横笛、梆子等。文武场曲牌有几百种之多。流传的传统剧目达四百余出。解放后,豫剧在演出现代剧方面曾取得很大成功,《刘胡兰》,《朝阳沟》、《李双双》、《人欢马叫》等都受到群众广泛的欢迎。豫剧现巳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全国影响的剧种。
【越调】
越调,河南省主要地方剧种之一。流行于河南和湖北北部地区。它是在元,明时期流行于民间的弦索的基础上,受到秦腔、汉剧的影响,至明末清初时形成的。
越调的音乐丰富,有九腔十八调之说。伴奏乐器以四股弦为主,兼用卧笛、月琴、三弦等。过去它以善演悲剧著称,解放以来,由于音乐的革新和剧目的变化,在表演喜剧上已有可喜的成就。现在河南流行的越调分两个流派。一是南阳地区的越调,它保持着大越调的特色,唱的节奏较慢,慢板第三个字要用假嗓拉后腔,唱腔用的曲牌较多。另―是豫南,豫东的
越调,近几十年来,尤其是解放以后;有了较大革新,不再用假嗓拉后腔,所唱的节奏比较快,适于表演现代人民的生活。
【河南曲剧】
河南曲剧,又名“河南曲子”,是河南省主要地方剧种之一。它是在民间说唱音乐――鼓子曲均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地方戏曲。它的曲牌大多是明,清以来流行于中原的民歌,俗曲。演唱时以三弦、琵琶,古筝等弹拨乐器伴奏;曲调委婉动听,但缠绵曲折有余,跳荡激越不足,为着适应群众新的欣赏需要,一些轻快活泼易于上口的曲牌,开始在洛阳一带的鼓子曲中演变分化出来,以踩“高跷”演“故事”的形式演唱了一些生活小戏,音乐伴奏也变为以音量较大的坠胡为主,人们称这种曲子为“小报曲子”。原有的鼓子曲仍流行于南阳一带,称为“大调曲子”这种改革是从说唱过渡为戏曲的一个重要转折,到1926年前后便正式在舞台演出。
解放后,曲剧音乐唱腔有了很大发展,其中有些腔调已打破了原曲牌音乐的局限,逐渐接近板腔音乐,克服了不善大段宣叙的缺陷,。同时又对 原有的曲调加以丰富变化,从而增强了表现力。
【吕剧】
吕剧过去称为“上装洋琴”或“洋琴戏”,是在山东琴书(坐腔洋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剧种。清末,广饶县的琴书艺人时殿元、 谭秉伦等将“坐腔洋琴”里的节目化装上演,受到群众欢迎。这时,化装演 员要同时演奏乐器,后来,.伴奏和演唱分开,发展成为“洋琴戏”。它的流行地区不断扩大,逐渐遍及山东省各县市,在农村,尤为妇女群众所喜爱。
吕剧的传统剧目除部分本戏外,多系以民间传说及家庭故事为题材的小戏。吕剧的唱腔较为简单,朴实,平易近人,它的曲调主要有“四平腔”和“二板”两种,演唱时由演员根据剧情自由运用,长于抒情和表现现代生活。解放后,成立了专门机构,重点对吕剧进行了整理,研究,创作演出了《李二嫂改嫁》等具有影响的剧目。在音乐上,吸收了北方其它梆子剧种的音乐特色,创作出了一些新的曲调,充实了吕剧音乐的表现能力。吕剧已经发展成为较有广泛影响的地方剧种。
【柳子戏】
柳子戏,又称“弦子戏”,是山东的一个古老剧种。明末清初时由河南.山东一带流行的“黄莺儿”、“山坡羊”等弦索小曲发展而成;后来又吸收了更为通俗的七字句说唱一一“柳子调”,便以 “柳子戏”命名。它是皮黄剧泄未盛:行以前,――般所说的我国“南昆、北戈、东柳、西梆”四大声腔之一。柳子戏流行于山东,江苏,河南三省交界的地区。
柳子戏的传统剧目大部分用俗曲演唱,还包括了一部分离腔、青阳,昆曲,乱弹、罗罗,娃娃、微调剧目及唱腔。曲调曲折委婉、优美动听,有越调,平调、下调,二八调四种。曲牌二百余支。伴奏乐器为三弦、笙,笛。柳子戏在表演艺术上,有深厚的基础和独特的风格,行当齐全,文武兼备,粗犷细腻兼而有之。
柳子戏在解放前备受摧残,近于湮没。建国后,成立了山东省柳子剧团,使这个剧种得到了恢复和发展。该团整理了一批优秀的传统剧目,其中《孙安动本》一剧获得人们的赞许。
【黄梅戏】
黄悔戏是安徽省的地方剧种,源于湖北省黄悔县的“采茶调”。“采茶调”在鄂、皖,赣三省毗邻地区广泛流行,与当地民间流行的舞蹈、曲艺相结合,逐渐形成为民间小戏,安徽人称它为“黄梅调”,解放后改秤黄悔戏,
黄梅戏早期多演出“两小戏”(小丑,小旦)和“三小戏”(加上小生)。后来受“高腔”影响,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清道光以后,黄梅戏流入以怀宁为中心的安庆地区,曾与徽剧同台演出,深受徽剧的影响;此外,还吸收了当地的民歌,小调.得到再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解放后,黄梅戏发展很快,受到各地观众的欢迎。
黄梅戏曲调丰富,共有一百多种,如“评词”,“二行”、“三行”.“火攻”,“彩腔”、“仙腔”等。黄梅戏用安庆地区的语言演唱,加之唱时一律用本嗓儿,所以使人感到语言易懂,字音清晰。
【庐剧】
庐剧原名“倒七戏”,是以大别山地区的民歌和淮河沿岸的民间舞蹈为基础发展而成的,约有二百年的历史。1955年改名为庐剧。在发展过程中受过徽剧、京剧的影响。现在是安徽地区广泛流行的一个剧种。由于流行地区不同,又形成了几个不同流派:西路流行在六安。霍山一带,唱腔比较高亢、粗犷;南路流行在芜湖、南陵一带,唱腔比较细腻、柔和;中路流行在合肥、巢县,唱腔兼有西路、南路的艺术特色。
庐剧在长期流行中,曾不断向安徽民间曲艺(如“锣鼓书”)。戏曲(如“目莲戏”、“徽剧”)等艺术形式吸收养分,形成了较为丰富的音乐唱腔+曲调有一百多种,主要分“花腔”和“主调”。“主调”又根据不同行当有不同特点,有“老生调”,“寒调”等区别。在剧目和表演艺术方面,也十分丰富多采。
(泗州戏) 泗州戏,俗称“拉魂腔”,是安徽省的主要剧种之一。流行于淮河两岸。它与山东。江苏的柳琴戏同出一源,在安徽流传时间很长,并有所丰富发展。最初是以说唱形式出现,常年用 “唱门子”、“地摊子”等形式在农村流动演出,后吸收花鼓灯的舞蹈丰富其表演艺术,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成泗州戏,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泗州戏的唱与白结合得非常紧,唱腔富于变化+婉转动人。它以表演劳动人民生活小戏见长,如《拾棉花》,《走娘家》等都是有影响的剧目。
【汉剧】
汉剧,旧名“楚调”,也称“汉调”。辛亥革命前后改称汉剧。原以秦腔经襄阳南下而演变出来的西皮为主要腔调,后来又吸收了安徽传来的“二黄”。约有三百年以上的历史。早期同徽剧经常相互影响。它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汉河、荆河、襄河、府河四大流派,其中以汉河一派影响最广,造诣较高。汉剧流行于湖北全省,远及豫、陕、湘,粤、闽部分地区。对京剧,湘剧,川剧、赣剧等剧种的形成和发展都有过深远影响。抗日战争时期,汉剧艺人组成抗敢宣传队,从事宣传演出。解放后,汉剧获得很大提高,整理并演出了《宇宙锋》,《打花鼓》等一批优秀剧目,还积极创作并演出了现代剧目。
汉剧唱、念、打独具风格。声腔以“西皮”、“二黄”为主,各有多种板式十大行(汉剧角色分行)唱法各异,唱腔丰富多彩。伴奏乐器以胡琴、二胡、月琴、三弦为主。
【楚剧】
楚剧,旧名“西路子花鼓”,流行于湖北以及江西、湖南的部分地区。原系湖北东部的花鼓戏,吸收了民间说唱歌舞等,于门10年前后形成于黄陂,孝感。后传入武汉一带,又吸收了汉剧、京剧的唱腔和表演方法,逐渐发展提高,成为省内一个很有影响的剧种。
楚剧的声腔分为板腔、小调、高腔三大类。板腔中以男.女迓腔的表现力最强,板式比较完整,有楚剧“看家腔”之称。小调则以浓郁的生活气息,明快活泼的节奏见着。高腔,是解放后吸收进来的一种声腔,有一百多种曲牌。伴奏乐器有京胡,二胡,月琴、三弦、锣,钹、马锣等。打击乐中以马锣为主的锣鼓点,具有湖北民间锣鼓的特色。早期的楚剧,以“三小戏”(小生、小旦、小丑)为主,其表演形式生动活泼,富有生活气息。后来行当有所发展。建国后,楚剧曾演出《葛麻》、《百日缘》等一些优秀的传统剧目,并创作和改编演出了许多现代题材的剧日。
【湘剧】
湘剧,是湖南省的主要地方剧种,流行于湖南及江西西部地区,主要为长沙湘剧和衡阳湘剧两个支派,约有三;四百年的历史。
湘刷包括寓腔,弹腔,昆腔三大声腔和一些小调;高腔源出弋阳腔,约有三百多支曲牌,采用人声帮腔,锣鼓伴奏,对表现人物感情,渲染舞台气鼠有很强烈的效果。弹腔又称“南北路”板腔体,主要来自汉剧;其中“南路”近于京剧“二黄”,“北略”近于京剧西皮”。湘剧的剧目异常丰富,保留有《琵琶记》。《金印记》、《拜月记》,《班超记》等整本:高腔戏。它的表演一般是唱做并重,做工重视生活细节,但不琐碎。脚色分配平妥,艺术风格完整。第一届全国戏曲会演时,湘剧演出的《醉打山门》、《琵琶上路》。《五台会兄》、《思只》等剧。都表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湖南花鼓戏】
花鼓戏是湖南土生土长的民间戏曲,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它是在山歌、民歌.劳动歌饱和民际歌鳞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地方戏曲剧种,流行于三湘四水的广大城乡,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湖南花鼓戏是湖南各地民间小戏的总称。根据不同的地方语言特点及各地民间艺术的影响,分为长沙花鼓.邵阳花鼓,零陵花鼓、衡阳花鼓。常德花鼓牙口岳阳花鼓等各种流派。它的主要唱腔是属于曲牌体,以曲调联缀为主,辅以板式变化。它具有民间音乐语言和民间文学语言的结合,歌和舞的结合的特点。唱腔朴素健朗,唱词形象生动,表演生活气息浓厚。解放以来,整理,创作演出了《刘海砍樵》、《打铜锣》,《补锅》等一批优秀的传统戏及现代戏,使花鼓戏艺术得到了很大的丰富和提高,
【赣剧】
赣剧是江西省的古老剧种。它是在明代弋阳腔的基础上,随着各地戏曲的交流,综合吸收了皖、湘、浙等省地:方戏和民间说唱音乐的曲调,逐渐发展起来的一个大型剧种。解放后,青阳腔被挖掘出来,纳入丁赣剧之中。赣剧的声腔包括高腔、弹腔及昆腔三部分。其中高腔又分为弋阳腔和青阳腔两个流派。弋阳腔发源:于江西省弋阳县,曾和浙江的余姚腔,海盐 腔、江苏的昆山腔,并称为“四大声腔”。弋阳腔流入安徽青阳,形成了青阳 腔。青阳腔在弋阳腔的基础上发展了“滚唱”形式,后来又由“滚唱”成为“畅滚”,曲调更为灵活多变,适于表现复杂多样的思想情绪。两派高腔均用鼓板伴奏,一人唱,众人帮和.弋阳腔的唱腔高亢激越,青阳腔则委婉,欢快兼而有之。赣剧的弹腔,以二黄,西皮为主,其它还包括秦腔、高拨子,浙调,浦江调和文南词诸腔,其中优美动听的文南词腔调尤受群众的欢迎。
解放后,赣剧艺术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整理、改编演出了《梁祝姻缘》、《还魂记》等优秀传统剧目,并编演了不少现代剧目。
【江西采茶戏】
江西采茶戏是江西省广为流行的一个地方剧种。它起源于古代流传下来的采茶歌,后来经过与民间歌舞相结合的“采茶舞”阶段,最后发展成为歌舞小戏形式。约有一二百年的历史,最初演出因只有小旦,小生和小丑三个演员,故称为“三角班”。在发展过程中曾受到黄梅戏,花鼓戏等剧种的影响。由于地区、语言、习俗不同,又大致可分为南昌、赣 南、吉安,抚州、高安、宜春等支派,风格略有差异。采茶戏演出形式轻便活泼,富有生活气息,擅长演生活小戏。解放后,采茶戏发展较快,从内容到形式都产生了很大变化,演出了许多优秀的传统剧目和现代剧目。
【锡剧】
锡剧称“常锡文戏”,是江苏省的主要地方剧种之一。流行于江苏南部及上海等地+它起源于无锡.常州一带农村的民间说唱“无锡滩簧”。最早,由职业或半职业化的艺人在农村或小集镇上流动演出。辛亥革命后;无锡、常州有些艺人先后进入上海等城市。起初在茶馆中演唱,到民初才正式登上了舞台。锡剧进入城市后,和其它剧种进行了。广泛的交流。随着剧目的发展和表演的需要,音乐唱腔日益丰富,从仅有的“老簧调”,派生出“说头板”、“行路快板”、“老旦调”、“哭腔”,“长三调”等板式。此后,锡剧又不断地吸收 其它剧种和地方演唱的曲调,创出了“铃铃调”和“大陆板”等。解放后,锡剧艺术,有了蓬勃的发展,曲调更加开:朗昂扬,表演程序更加丰富多采。经过整理的传统剧目《双推磨》、《珍珠塔》相反映现代生活的创作剧目《红色的种子》等受到广大观众欢迎。
【淮剧】
淮剧也叫“江淮戏”了江苏省主要地方剧种之一。流行于江苏北部、上海及安徽部分地区;起源于淮阴、盐城、阜宁一带。在当地民间曲艺“门淡词”和“香火调”的基础上,并吸收了徽剧的表演方法和剧目发展而成,有一百多年历史。淮剧的曲调较为丰富多彩,具有粗犷奔放,昂扬激越,刚劲朴实的特色。有“淮调”, “拉调”.“自由调”、“靠把调’、“下河调”、“十字调”、“叶子调”等主要腔调。解肋后,淮剧在继承棚发展传统唱腔方面做出了成绩,创作了一些新的曲调,并吸收了其他剧种的音乐特色使淮剧曲调更丰富多彩。传统剧目《探寒窑》、《琵琶寿》、《女审》等影响较广。
【扬剧】
扬剧又称“维扬戏”,“扬州戏”,是江苏省主要地方剧种之一。流行于扬州、镇江一带,并传播到―上海、南京及安徽省部分地区.它是在扬州一带农村流传久远的花鼓戏、香火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扬州清曲、民歌小调以及其它剧种音乐,于―九三五年前后逐渐形成的。它的音乐丰富多彩。唱腔曲牌有一百余种,经常使用的曲调有?梳妆台”,“满江红”和“大陆板”等.表演、化妆、锣经和武打等方面,受京剧的影响较大。传统剧目《百岁挂帅》等影响较广.
【沪剧】
沪剧,上海地方剧种。流行于上海及江、浙部分地区.它起源于上海郊区和江南一带农村流行的民歌,后来受到苏州滩簧的影响,在清末形成了“本滩”。它的演唱形式较伺单,最初只用一把二胡,一副鼓板,演员只分,上下手,没有行当,是一种说唱歌舞形式。以后受上海“文明戏”的影响,开始编演新戏,改名为“申曲”。抗日战争胜利后,定名为沪剧,它的唱腔优美,富有江南乡土气息,主要曲调有“腔长扳”、“三角板”、“赋子板”等。擅长演出反映现实生活的剧目,深受―上海观众的喜爱。解放后对唱腔大力进行丰富、革新,编演了《罗汉钱》、《星星之火》、《红灯记》、《芦荡火种》等优秀剧目,影响较广。
【越剧】
越剧是在浙江嵊县一带山歌小调的基础上,吸收了滩簧、绍剧等剧种的剧目、表演,唱腔而形成的,约有七、八十年的历史流行于浙江,上海以及许多省区,城市。它的发展经过“歌班”汨旷的笃班)、“绍兴文戏”诸阶段,至四十年代定名为越剧。著名演员袁雪芬等在上海与新文艺工作者合作,广泛吸收了其它剧种的艺术特色,从内容到形式作了进一步改革,使越剧面貌为之一新。现在已成为全国第二有影响的地方剧种。
越剧的艺术特点是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腔清悠婉转、优美动听,表演真切细腻,富于秀丽的江南色彩。主要曲调有四工调,尺调、弦下调等.越剧原来全是男演员,后又变成全部女班,解放后已试行男女合演,对唱腔作了重要改革。随着越剧艺术的发展,出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祥林嫂》、《西厢记》、《红楼梦》等优秀剧目,并涌现出许多著名演员,形成了多种流派,如,尹桂芬的尹派、范瑞娟的范派、徐玉兰的徐派,袁雪芬的袁派等。
【绍剧】
绍剧,又叫“绍兴大班”、“绍兴乱弹”。流行于浙江、上海,南京一带,是浙江省的主要剧种之一。一般认为绍剧是秦腔流传江南后,吸收了吹腔、调腔及民间曲调,大约明末清初形成于绍兴一带,至今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
绍剧的音乐唱腔,以高亢激昂着称,善于表达悲壮的感情。曲调主要有“三五七”;“二凡”两种,伴奏乐器以板胡,笛子、计子为主。演唱时惯于采用紧拉慢唱、配以大锣。大钹、大鼓,加上演员多善于运用丰富动听 的“海底翻”拖腔,更使绍剧具有雄伟的气势和古朴的风味?,解放前,绍剧因受反动派摧残而日趋没落。建国后,绍剧获得了新生,培养了大批青年演员,整理、创作了许多优秀剧目。其中《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一剧被拍摄成彩色电影,受到国内外观众的好评。
【婺剧】
婺剧,是浙江省主要戏曲剧种之―。相传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它流传在金华,衢县一带,远及江西东部地区,当地俗称“金华戏”。 因金华古名婺州,故解放后统称婺剧。它包含昆曲,高腔、乱弹、徽戏、 滩簧,时调筹六种声腔。几十年前,各声腔都有其独立的班社。因常常合班演出,相互影响,艺术风格逐渐接近,后来便统一在婺剧这一形式之中。
婺剧长期辗转在浙西一带农村演出,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表演健康淳朴,粗犷强烈;唱腔以优美高亢,曲调丰富着称。婺剧的剧目繁多,现保存有大小传统剧目八百多出。解放后,婺剧吸收了昆曲等舞蹈身段,改变了从前表演过于粗糙的缺点,对许多优秀传统剧目进行了整理改编。1954年华东戏曲会演时,演出的《三姐下凡》、《双按院》、《槐树别》等优秀剧目,曾获得很高的声誉。
【闽剧】
闽剧.又称“福州戏”.主要流行于福建省福州方言地区,它是由儒林班(受弋阳腔、昆曲影响较大)、江湖班和评讲班(唱当地曲调),以及唠唠班(唱徽戏)这几种班社在辛亥革命后台流而形成的。在其发展过程中受京剧影响较深。
闽剧的音乐曲调有浓厚的地方色彩,由“扬歌”“江湖调”、“逗腔”和小调组成;主要乐器有二胡,椰胡、梆笛、唢呐等。闽剧的角色分行.早期只有生、旦、丑三个行当,后来吸收了京剧的分行,使角色分类十分细密。闽剧的表演以做工细腻和表情真挚见长。闽剧的剧目非常丰富,目前已知的即有一千多出,大多取材于民间传说或历史故事。解放后,?闽剧积极进行改革,整理,改编传统剧目很多。1954年演出的《炼印》,就是一个有广泛影响的优秀剧目,并曾拍成电影。此外,还成功地排演了一批现代题材剧目。
【梨园戏】
梨园戏是福建省古老的地方剧种。流行于晋江、泉州.厦门等闽南方言地区和台湾省。东南亚一带华侨居住地区也常有演出,梨园戏的来源很古老,和宋元南戏的关系密切,保留有许多南戏剧目。它的曲调以“南音”(福建南曲) 为基础,主要伴奏乐器有唢呐、晶箫(横笛)、三弦,琵琶、洞箫等,后来又增加了板胡等弦乐器。脚色早期分生,旦,净。末,丑,贴、外,与南戏相同,因此又名“七子班”。近几十年,由于表演的需要,又增加了新的行当,梨园戏在发展过程中分为大梨园(成年演员)及小梨园(儿童演员)。大梨园又分为“上路”(多南戏剧目)。“下南”(多承明代传奇)两个流派。它们的剧目,唱腔都有区别。解放后三者合并起来,称为“梨园戏”。它的唱腔优美流丽,长于抒情,表演上有许多特有的舞蹈动作(称为“科步)。
解放后梨园戏进行了艺术改革和创新改编,创作、上演了一批优秀传统剧目和现代戏。1954年演出的《陈三五娘趴曾受到观众的赞扬,并被拍成电影。
(莆仙戏)莆仙戏是福建省的一个古老地方剧种,流行于莆田,仙游等兴化语系地区,莆,仙两县旧属兴化府,故曾称“兴化戏”,解放后始定名莆仙欢。它的历史悠久,是在民间百戏、杂剧的基础上,吸收宋元南戏,杂剧和明传奇的艺术营养,逐步揉和、融化于明初形成的。
莆仙戏的传统剧目非常丰富,通过发掘、记录的剧本有八千多本。至今仍保留了《张协状元》,《王魁》,做tj文龙》、《拜月记》等多种南戏剧目。解放后整理改编的《团圆之后》,《春草闯堂》等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和赞赏。莆仙戏的音乐富有地方特色,演唱的曲牌丰富多彩,唱腔中有帮腔的各种唱法。伴奏乐器主要是“锣;鼓、吹”,其中笛管,音调高亢,山野味道很浓.后来增加了丝弦乐器。莆仙戏的行当分正生、贴生,正旦,贴旦。能妆(净)、末、丑七角,号称“七子班?,后增加老旦,又称“八仙子弟”。莆仙戏的表演自成系统,有一套独特的手势、身段和台步。
【高甲戏】
高甲戏,也叫“戈甲戏”、“九角戏”。主要流行于福建省闽南方言地区、台湾省及东南亚华侨集居地区。流传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高甲戏开始只是一种化妆游行的演出。在闽南沿海农村,每逢迎神赛会或―喜庆节日,人们扮成梁山好汉,在节奏强烈的民间乐曲的伴奏下,作即兴表演,后来发展成专业戏班,因演宋江的戏最多,曾被称为“宋江戏”。宋江戏”表演偏重武打,剧情内容较为简单,后来艺人们吸收了梨园戏,偶戏的表演艺术和剧目,渐渐发展成为有文有武的“合兴戏”。清代中叶,它又吸收了徽剧、江西弋阳腔等的表演艺术,形成高甲戏。
高甲戏的传统艺术丰富多彩,而以丑,旦戏的表演艺术称着,特别丑角的表演吸收了;不少偶戏的表演方法,演来生动、活泼、风趣,很有特色。高甲戏的音乐是从南曲发展而来的,旋律、节奏比较自由活泼。建国后,高甲戏的表演艺术有了很大提高,创作,演出了不少优秀的剧目。《连升三级》这出矾刺喜剧就是其中之一,深受群众喜爱。
【芗剧】
芗剧,流行于台湾省以及福建省龙溪,厦门等闽南地区。东南亚华侨居住地区有时也有演出。它是闽南的“溪锦歌”、“安溪采茶”、“同安车鼓”等民间音乐流入台湾后,于清末受了梨园戏、高甲戏、京剧等剧种的影响而形成的,所以也叫’台湾歉子戏”。因发源于龙溪,芗江一带,解放后改称为“芗剧”。主要曲调有七字调、杂碎调,哭调等,以壳仔弦、二胡、大管弦、月琴、台湾笛为主要伴奏乐器。芗剧的音乐节奏强而有力,旋律优美,富有乡土色彩和生活情凋。解放后,经过整理改编的喜剧《三家福》和现代居1《碧水赞》、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和好评。
【粤剧】
粤剧,是广东省的主要剧种。流行于广东,广西及港澳和东南亚华侨居住地区。明代,弋阳腔,昆腔相继流传到广东,清初徽剧、湘剧又在广东风行,这些剧种相互影响,并吸收了南音、粤讴,龙舟、木鱼 等广东民间曲调,在唱念方面更多使用了广州方言,至清代中叶便逐渐融,合形成为粤剧。
粤剧的唱腔曲调多样,以梆子(相当于西皮)、二黄,西皮(相当于四平调)为主。它的伴奏乐器亦{艮丰富,曲调也多样。演出形式受话剧和西洋歌剧影响很大。脚色分行与汉剧基本相同。初期流行剧目如《江湖十八本》、《大排场十八本》等,内容与汉剧.湘剧、京剧本大同小异。解放前二,三十年间.编演过古今中外多种剧目。解放后,发掘、整理、改编了大量优秀传统剧目,艺术上也进行了多方面革新、使粤剧有了新的发展,改编的传统剧《搜书院》、新编历史剧《关汉gg吣和现代剧《山乡风云》都是很有影咐的剧目。
【潮剧】
潮剧,原名“潮州戏”。流行于广东潮安、汕头一带和福建南 部。是粤东潮州语言地区的地方戏。在东南亚华侨集居地区也有演出。它是在潮州民间歌舞说唱的基础上受宋元南戏、弋阳腔及其它剧种的影响,于明代中叶形成的。当时称为 “潮调”。嘉靖年间已有完整.的剧本,如《荔镜记扒;《苏六娘》等。唱腔丰富优美,至今保存有帮腔的特点,―有数人合唱一 曲或数人合唱曲尾的习惯。音乐方面保留较多隋唐以来的古乐曲和弋阳腔系统的牌子调,并且揉合了当地的大锣鼓音乐,庙堂音乐和民歌而自成风格。表演上各行的特色极为分明,丑角(一称“潮丑*)的表演更独具一格,擅长运用灵活多姿的形体模拟各种动作,演来意趣横生。潮剧还有“扇子功”,?“腿功”等特殊的演技,为群众所喜爱。
【广东汉剧】
广东汉剧,初名“外江戏”。流行于广东的梅县地区、潮汕部分地区和福建西南部,为客家话地区的主要地方剧种。由徽剧传入广东同当地语言、民间音乐曲调相结合而形成,也受了汉剧较多的影响,有一百余年的历史。
广东汉剧的基本唱腔属板腔体,以西皮、二黄为主。伴奏乐器中文乐的“头弦”,武乐的‘大苏锣,,“号头”均具有特色。角色行当分生,旦、丑、公,婆,乌净、红净七行,其中红净发音以假嗓、鼻腔共鸣为主,行腔高亢洪亮.刚健豪爽,是广东汉剧的一大特色。它的传统剧目题材广泛,有八百多个。解放后演出的《百里奚认妻}和《齐王求将》是有影响的剧目。《齐土求将》已拍摄成舞台艺术片。
【琼剧】
琼剧,又称“海南戏”。流行于广东海南岛以及雷州半岛部分地区。明末潮汕地区的高腔剧种传入海南岛厂改用海南方言演唱,称为“土戏”。后来又与流入海南岛的粤剧融合,并吸收了海南的小调.山歌,逐渐演变成为现在的琼剧。“五四”以后,琼剧曾编演过不少反映当代生活的剧目,但受反动统治阶级的摧残,日益衰落。解放后恢复了传统的乐器和唱腔,发掘了不少传统剧目,艺术上有了很大改革和发展,
【桂剧】
桂剧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主要剧种之一,流行于广西以及湖南的部分地区。清代乾隆年间,广:西已有昆腔、高腔以及当地小戏流行。后来、祁剧、徽剧、汉剧等又陆续传入,相互融合而形成桂剧。桂剧属于皮黄系统,唱腔和念白有着鲜明的地方色彩。腔调以南路(二黄),北路(西皮)为主,还包括高腔,昆腔等多种曲调,伴奏乐器有胡琴。月琴、三弦;笛子、唢呐、战鼓、锣、钹等角色分四大行、十四门。做工细致,剧目很多。抗战期间,欧阳予倩曾对桂剧进行过一些改革,编演过《桃花扇》解放后演出的《抢伞》、《拾五镯》等剧,是较有代表性的优秀剧目。
【彩调】
彩调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各族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地方剧种之一,过去称作“调子”或“采茶”,解放后定名为“彩调”。它是在广西民间歌舞和说唱艺术的基础上,吸收了桂翩,湖南花鼓戏。:江西采茶戏、云南花灯戏剧种的艺术营养,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明末清初就已有演出。彩调的音乐有明快、开朗、节奏鲜明的风格特点。唱腔基本上属联曲体,曲调有三百余种。彩调的传统剧目非常丰富j大多为表现劳动人民的生活小戏,表演载歌载舞、诙谐朴实、语言生动,富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其中丑角-的各种矮步,转身,扇花及旦角的纵步。扇花、手巾等表演有特色。解放后,彩调艺术有了很大发展,曾演出了《刘三姐》,《龙女与汉,鹏》等一批优秀剧目。
【滇剧】
滇剧,是云南省的主要地方剧种。流行于云南以及贵州、四川的部分地区。渊源于秦腔及徽、汉二调,后又受京剧、川剧的影响,约于清代乾隆年间形成,距今已有近二百年的历史,滇剧的剧目非常丰富多彩,有八百出之多。它的音乐唱腔分胡琴,襄阳、丝弦三大类,有倒板、机头。一字、二流、三板。滚板、哀子等各种板式四十余种。胡琴腔近似京剧中的二黄,曲调较沉郁、委婉;襄阳腔近似京剧中的西皮,曲调轻决而流畅;丝弦腔,又名乱弹,曲调变化丰富,用途广泛。在滇剧里,一般每剧采用一类唱腔,有时根据内容需要,也有一剧并用两类和三类唱腔的。滇剧的表演细腻.有浓厚的云南乡土色彩,长于表现欢快喜悦情绪,解放后整理的《牛皋扯旨》就是一部幽默诙谐而又富于强烈人民性的传统剧。
【云南花灯】
云南花灯,是云南省的主要地方剧种之一,,在全省四分之三的地方和一些兄弟民族地区流行。它是从当地民歌小调.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民间歌舞剧,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花灯剧具有裁歌载舞、生动活泼、小型多样的特点,便于反映现实生活。花灯的曲调约有一千支左右,优美抒情,风格多样,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由于流行地区的不同,又分为昆明、玉溪、蒙自、建水、元谋、姚安,弥渡等支派,各有自己的剧目、音乐、舞蹈和表现形式;解放后.云南花灯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依莱汗》等剧,在观众中{艮有影响。
【黔剧】
黔剧又名“文琴戏”,是贵州人民所喜爱的一个新的地方剧种。它的前身是流行于贵州民间的一种曲艺,叫放扬琴坐唱,也称为?弹词”。解放后,.这一艺术形式有了新的发展。1953年黔西县业余文琴爱好者,第一次以戏曲形式登上舞台,受到城乡人民普遍欢迎。1956年黔西县成立了第三个专业文琴剧团。后来,许多地区也建立了剧团。1960年正式命名为黔剧,并成立了贵州省黔剧团。
黔剧的道白为贵州地方口语,质朴亲切,通俗易懂。唱腔曲调清丽宛转,擅于抒情,有“清板”,“二板”、‘三板”,*月调”、“二黄”、“二流”和“苦禀”等。伴奏乐器以扬琴为主,配以月琴,琵琶,三弦等。
【川剧】
川剧是我国西南地区较古老的地方剧种之一,形成于清代叶,流行于四川各县市及贵州和云南部分地区。它的腔调是由昆曲、高腔、胡琴、弹戏和灯戏综合形成的。这五种腔调,原是五个独立的剧种,在重庆、成都一带分散演出.辛亥革命后,成都出现了著名艺人团体“三庆会”,宦吸收了来自各剧种的艺人,经过同台演出.相互影响,形成了统一的艺木风格,川剧从此定型。
川剧的五种唱腔形式中,“川昆”脱胎于江南昆曲,尽管道白和语言已有了变化,但在剧本、曲牌上还保持着原来的风貌;“高腔”相传由“南曲”及“弋阳腔”演变、发展而来。常用曲牌有二、三百支;“胡琴戏”又称“丝弦戏”,唱腔分西皮、二黄两种,主要受“汉调”、“徽调”的影响;“弹戏”也就是梆子戏,来自秦腔,虽然唱法已地方化,但仍保持着慷慨昂扬的特色;*灯戏”亦称花灯戏,从民间小戏发展而成.在这五种形式中,以高腔最具有四川地方特色而深受群众的喜爱。它以人声“帮腔”,伴以特有的锣鼓,使“帮、打,唱”溶为一体,表现力丰富而又多样。
川剧的剧目十分串富,而且文学性很强,具有幽默风趣的特色。它的表演艺术细腻、洗练,能从内容和生活出发,准确地塑造人物性格。川剧的锣鼓变化多端,除了表现剧中人的喜、怒、哀、乐各种感情外,还可以打出风声,雨声等多种音响效果,以表现自然景色,在演出中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