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地处山区,人稠地狭,住宅多采用小天井和楼房的紧凑布局。一般是主楼、厢房全是二层,用地特别紧张的村落则建三层楼房。由于山区木材价廉,取材都较粗大。富有之家住宅多施精美的木雕和砖雕,为了避免“露富”而招来横祸,这些象征富有的雕刻都在内院展现,外观都是白墙、灰瓦,十分平淡。外墙极少开窗,窗孔也很小。
安徽徽州民居
歙县远郊西溪南村有座吴息之住宅,宅旁池塘边有一路亭,亭中脊檩纪年为景泰七年(1456年),此宅木构架形制与路亭年代相当。该住宅现仅存一组院落,其余房屋已毁。宅的大门临小巷,面西南。入门为天井式小院,环小院一周为二层楼房,楼下空间低矮,楼上则较高敞,木刻雕饰也集中于楼上,说明宅内主要活动场所在楼上。院内水池用以积聚雨水,是皖南山区常见做法。
安徽歙县西溪南村的明代民居
福建明代土楼
福建龙岩、漳州和广东潮州等地存在众多土楼建筑。这种土楼原是中原一带居民为了逃避战乱而南迁闽粤后建造起来的。在宗族械斗和山盗、倭寇频繁侵扰的环境中,这种堡垒式的聚族而居的住宅形式在明代有很大发展。据近年福建漳浦县的调查,全县有近二百座土楼,其中有四座是明代遗物,它们是:绥安镇马坑村一德楼,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建;霞美镇过田村贻燕楼,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建;霞美镇运头村庆云楼,隆庆三年(1569年)建;旧镇潭子头村晏海楼,万历十三年(1585年)建。其他还有永定县古竹乡古竹村的五云楼和贞固楼、华安县沙建乡的升平楼、华安县庭安村日新楼(1603年建)等。
明代土楼一般都是三、四层,外墙用土夯筑而成,“土楼”之名由此而来。其平面形式有三种:
第一种为一字形平面。如华安县日新楼,建于山坡上,主体由三座一字形平面的土楼组成,三楼随地形而呈台阶形升高。大门设在最低一幢建筑内,门上尚有石刻门额题记“万历癸卯岁仲春邹氏建”。
第二种为圆形平面。如华安县沙建乡升平楼,为三层圆形楼,外墙用花岗石砌筑,比土楼更为坚固。沙建乡齐云楼平面也作圆形,但已于民国年间重建。
福建华安沙建乡明代土楼升平楼的底层平面图
第三种为方形平面。如漳浦县贻燕楼为三层方楼,永定贞固楼为四层方楼,漳浦完壁楼为三层小型方楼。
由于防御上的需要,土楼的外墙都很厚,底层厚度一般在1.5米左右,向上逐层收缩。底层不对外开窗而只向里开。楼上外窗也很小,且窗孔剖面往往成梯形,如同碉堡上的枪孔。面向内院的窗子则较大。土楼内隔墙多用土坯砌成,楼板用木构。屋顶用木构架,坡顶,覆蝴蝶瓦。
北京天坛
天坛是古代最高一级的祭祀建筑,只有皇帝才有祭天的特权。按照阴阳五行之说,天属阳,应在南郊祭祀;地属阴,应在北郊祭祀。
北京天坛位于北京南郊,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原是根据洪武年间在南京建造的天地合祀的“大祀殿”式样建造的,当时是一座十一开间的殿堂,前设两庑和大门,外面再环绕两道围墙。
嘉靖九年(1530年),明世宗朱厚认为合祀天地于一殿之内不合周礼古制,于是改为天地分祭。一方面在南郊大祀殿南面辟地建造圜丘作为祭天之所,大祀殿则改作孟春行“祈谷”礼之用。另一方面,在北郊建造方泽坛(地坛),在东郊建造朝日坛(日坛),在西郊建筑夕月坛(月坛),形成四郊分布四坛的格局。
现存北京天坛的单体建筑仅祈年门、斋宫等少数建筑为明代遗物,多数已经清代改建、重建。但其总体布置与空间构图仍沿用嘉靖年间的旧制,基本未改。
嘉靖改制后的天坛有圜丘和大享殿两个主体建筑,二者南北相对形成轴线,中间用一条宽28米、长360米的砖砌甬道相联。在轴线以西,有皇帝祭天前致斋住宿的斋宫,以及准备乐舞的神乐观、饲养祭祀牛羊的牺牲所等附属设施。整个坛区面积约270公顷,周围有两道围墙环绕,内植柏树,深邃葱郁,形成安宁静穆的祭祀氛围。
天坛平面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