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巴蒂斯特?格勒兹(Jean - Baptiste Greuze 1725-1805年)出生在社会底层的泥瓦工人家庭,自幼爱画画,但不被父亲重视,后来在外祖父的支持下进了里昂美术学校学习,不久又转到巴黎升入美术学院学画。
格勒兹的艺术活动处于法国封建君主制走向腐化堕落和启蒙思想兴起的时代。当时的启蒙思想家们提出文艺家要向社会提供对社会和人民有益的、有道德理想的作品。启蒙运动代表思想家狄德罗曾说过 :“每一件雕刻和每一幅画都必须是有原则的,都必须是对观赏者有教育意义的。”而另一位思想家卢梭认为贵族阶级在道德上的堕落是社会腐败的主要原因,而谋求人们在道德上的完善,必须依靠艺术,在这些思想家们的影响下,法国画坛出现一种被称作“训诲剧”的艺术,目的是宣扬资产阶级的家庭道德观念。格勒兹是在这样的进步思潮影响下形成自己的艺术思想和创作道路,他专事描绘市民生活习俗,从中体现道德训戒意义。
格勒兹的艺术道路受狄德罗影响很大,因画家未被皇家画院接纳,而在思想和艺术观念上与皇家宫廷艺术对立。格勒兹的艺术带有启蒙进步倾向,但是他的民主思想道德说教艺术仍带有浓厚的学院派气息,构图和人物形象塑造仍有过分理想化和虚构的局限,虽有现实主义倾向,但有脱离现实的一面。
在他的每一件作品中几乎都要画一位美丽的女子,那就是他钟爱的美丽模特儿卡弗涅俄尔,虽然成了他的妻子,可悲的是并没有给画家带来幸福。
《乡村里的订婚》Jean - Baptiste Greuze ,让 - 巴蒂斯特?格勒兹 ,1725 - 1805年
这是一幅描绘乡村婚姻习俗的风俗画。风俗画虽不是描绘重大事件,凡人琐事皆可入画,但通过画中人物的个性外貌、衣着饰物、环境道具以及人物之间的神情姿态动作联系,也可以体现民族的、时代的和地方的风俗习惯。在这幅画中主题思想是认为乡村订婚应在家长的同意主持下,请来公证人作证,男方还应交纳订婚礼金,这是婚配应遵循的道德规范。画中人物自然形成几个小组,整体构成有联系的半月形布局,坐立有致又形成高低疏密的节奏感,前景的鸡使画面增加生活情趣。
《惩罚忘恩负义的子女》Jean - Baptiste Greuze ,让 - 巴蒂斯特?格勒兹 ,1725 - 1805年
这是一个具有戏剧性效果的画面,画家运用聚光法使死者老人置于醒目处,由此而伸发出画中人的各不相同的反映。
由于子女的不孝,老人临死什么也没有留给他们,死后他们来奔丧,确切地说赶来抢遗产,发现什么也没留下,空荡荡的,这时他们原形毕露、丑态百出。人们可从画中人物的姿态表情去探寻不同人物的心理状态。
画面像舞台剧,帷幕拉开,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不孝子孙丑行相。
《为死去的小鸟而伤心的少女》Jean - Baptiste Greuze ,让 - 巴蒂斯特?格勒兹 ,1725 - 1805年
格勒兹深深爱上了一位书商的女儿卡弗涅娥尔,以她作为模特儿画了这幅为小鸟死去而伤心的美丽的少女形象。
就这幅画所能引起人们的想象,狄德罗作过深刻的分析,就艺术形象的含义而论,形象是大于思想的,人们可以根据自己对画的理解发挥想象,从中获得思想教益和审美享受。这个美丽的女孩肯定是看到小鸟死了而联想到自己的生活经历中的不幸而陷入伤心境地的。
画家就画面形象本身,告诉人们要珍爱生命,实际是借这一主题描绘自己钟爱的妙龄少女,借以寄托审美理想和爱情。少女被画得娇柔甜腻,面部和裸露的胸部手臂被丰富的色彩、细腻的笔触描绘得细嫩滋润,充满着一种脉脉的温情。
《宠坏的孩子》Jean - Baptiste Greuze ,让 - 巴蒂斯特?格勒兹 ,1725 - 1805年
格勒兹30岁时去过意大利,但意大利的画风对他影响不大,他一直倾慕17世纪荷兰风俗画,因而他以启蒙民主思想为指导,将自己的古典主义艺术方法与荷兰风俗画的特有品格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的艺术道路。
《宠坏的孩子》画面情节简单,画家选择这一生活现象,意在告诫父母不要娇惯孩子,但在画中精心描绘一位身着农妇衣裳的美丽少妇以欣赏的目光看着自己蛮横的儿子。
画家运用古典主义手法,重单纯的素描色调,画中环境杂物很有生活气息,唯人物,尤其小孩的形象不太自然,小狗倒画得挺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