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心中的F型浏览模型:

  • 纵向扫描用以对比:信息为第一维度要关注的信息,用户寻找的是最重要而且有差异化的信息,用户扫描的速度非常快。用户对比中会产生“定位”,从而产生水平阅读。
  • 横向阅读用以判断:信息为第二维度信息,信息可以没有差异化,用户会降低扫描的速度以获取更多有用的信息,帮助自己做判断,要不要点击到详情页。
  • 用户的对比需要有差异化的信息,因此当用户做了一次过滤后,原本差异化的信息变为雷同时,F的纵向条开始转移到另外一组信息处,比如在淘宝上搜索mp3,当我经过过滤,筛选出一组均是米奇的MP3时,图片的差异化就没有了,我的F纵向直接过渡到标题或者其他信息。

在以下的图片无差异化的list上,我甚至有可能直接将F的纵向浏览转移到价格或者地区上。

不要被F型浏览忽悠了

因此,我们可以把F型理解得更加宽泛一些,这样就不用去纠结上面一横长还是下面一横长或者是两横中间的距离,当然也不会纠结为何F会有多条水平横线。

非典型性F型浏览――用户需求、网站设计等因素的影响

上面出现一张掺杂了一张图片的搜索结果页(图2),那么我想,当出现多张图片时,效果又是如何呢?

刚好,这几天我想买个电脑包,去淘宝上搜索电脑包,然后不做任何筛选,直接看搜索到的结果。我有意识观测自己的行为(当然,做研究不用采用我的方式),然后发现:

  1. 我首先只看图片――图片能够帮助我快速决断,这个包的颜色、款式、风格是否是我所要寻找的(因此快速出现了一条长长的垂直浏览线)。
  2. 当图片满足需求后,我会横向阅读该包的说明(标题)。――如果标题中包含了诸如“二手”,“18寸”等字眼,我就会放弃横向浏览,直接用一个斜线过渡到下一个产品图片。
  3. 当快速扫描标题未出现让我say no的字眼时,我将视线落到了价格上。请看倒数第二个红色的包包,图片通过,标题通过,然而价格超出预算,于是我放弃用斜线过渡到下面的产品。

不要被F型浏览忽悠了

我们假设有一个同样和我在买电脑包的人,假设他不关心颜色,不关心款式,只关心价格(很多做批发的也许是这样的)――那么他一来这个搜索结果页,会不会首先从价格所在的列开始纵向浏览,排除,选择,横向研究并下决策――放弃还是点击?这是完全有可能的。

在电子商务网站上,因为图片大多数是第一选择要素,它有天然的优势能够帮助做选择,因此我们的浏览视线从左上方开始,先纵向再横向,纵向和横向的意图是有着微妙的差异的。这个稍后再说。

我们再看看口碑网,同样设计的搜索结果页的浏览视线:

我,代表着一个普通的来找租房的用户。普通的找租房的用户关心什么?

他第一关心的是户型地段。其次是价格。

因此,他的浏览视线即有可能是这样的――

  1. 越过了图片先看标题,因为标题一般会包含小区名称,户型等重要因素。
  2. 当标题里有让他say no的字眼时,其他的信息(图片、价格、更多介绍等)统统都会视而不见。快速纵向浏览到下面的列表。
  3. 当标题里有字眼满足需求后,用户会横向扫到价格字眼,做第二次判断。
  4. 当价格超出心理预期时(或过低时),用户放弃此列表,视线出现Z型的下移,下移到下一条列表的标题。
  5. 当价格同时满足期望时,一般会产生一个到详情页面的点击(两个黄色区域)。
    在下面的例子中,同样是图片,却仅仅起到一个辅助的作用,当用户通过标题或者价格掌握的信息不足以判断时,才会做为参考因素。

不要被F型浏览忽悠了

再看看网站设计,是如何影响用户浏览行为的。

而,在以相册方式展示的SERP页面,用户的行为又是怎么样的呢?

比如,在淘宝商城,切换成gallery形式。我的需求是寻找一个双肩的电脑包,图片仍然是第一维度要关注的,因此我的视线很有可能呈现Z状,当我发现了有合适的款式和颜色的包包后,我才会扫描第二维度的信息:价格或者标题等。

但是,我又发现,除非我有意识,才能够保证是一个Z型浏览,大多数情况,我在Gallery形式展示的list上,视线呈现放射状的,散乱的,没有规律的,我也许会被其中的某张图片先吸引到――这张图片也许是居中的而不是左上角的图片,然后再由这张图片开始,向上或者向下浏览。

这种galley的设计,虽然能够突出图片的影响,但是实际上倒并不方便用户做“对比和筛选”,会漏掉一些信息,因此可能会出现上上下下的重复浏览――这也许也是国外主流的电子商务网站没有把这种形式作为主要的list设计的原因,当然,这是我个人的猜测。――如果有机会,我们会利用gallery做一下眼动仪的测试,来验证这个结论。

一个tips是,当以gallery方式呈现产品时,同一行的产品不宜过多。

不要被F型浏览忽悠了

标签:F型浏览

相关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