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毕加索,现代艺术根本就不会是这个样子……
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是一位图画教师的儿子,由于受家庭环境的熏陶,他自小就显露出绘画天分,在巴塞罗那艺术学校中颇有神童之风。19岁时他来到巴黎,在那里他通常画一些以乞丐、流浪者、江湖艺术和马戏艺人等为题材的作品,这些作品大都为表现主义者所喜爱。但是他显然没有得到满足,于是开始研究原始艺术。毕加索从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1869-1954)、保罗·高更(Pual Gauguin,1848-1903)的作品中学到怎样用几个简单的要素去构成一张面孔或一个物体的图像。但这跟较早的艺术家使用的简化视觉印象的方法有些不同(较早的艺术家是把自然的形状简化为平面图案,这种平面图案给人以平面感,缺乏立体感)。“有没有办法既能避免这种平面性,又能使简单物体的图画不失去立体感和深度感?”正是这个问题引导着毕加索返回保罗·塞尚(Paul Cezanne,1839-1906)的作品。塞尚曾在给一位青年画家的信中劝告他:“要以球形、圆锥和圆柱的观点去观察自然。”他的意思大概是:在组成图画时,应该永远不忘那些基本实体形状。但是毕加索和他的朋友们却决定遵循这个劝告的字面意思,不再宣称按照事物出现在眼前的样子去表现它们。那是难以捉摸的东西,追求它没有用处。他们不想把一个转瞬飞逝的假想印象固定在画布上。把他们的主题画面组织得尽可能地有立体感,他们的理想目标是构成某物而不是描摹某物。
我们拿一把小提琴来打比方,它出现在我们的心灵之眼里形象,跟我们的肉眼看见的小提琴不同。我们能够同时想起它的各个方面。某些方面非常明显突出,以致我们觉得能够触摸它们;另一些方面我们会感到有些模糊。 然而这奇怪的混杂形象却是任何一张相片或任何一幅精细的绘画所能相比的,它更加接近于我们心中“真实的”小提琴。“小提琴与葡萄”(图1)这幅静物画类的作品,就是在这个推理过程引导下创作的。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重返埃及人的原则①,亦即从最能表现物体独特形式的角度去画它。小提琴的涡卷形头和一个弦轴是从侧面看,正是我们想起一把小提琴时它们浮现在我们尖脑中的样子。但是,音孔却是从前面看去的样子——从侧面就看不见音孔。提琴边缘的弧线已大大地加以夸张,这是可以理解的,我们在想到把手沿着这样一件乐器的边缘擦过去有何感受时,很容易对那些弧线的陡度估计过分。弓形和弦在空中飞扬;弦甚至出现了两次,一次正面观,一次接近涡卷形音孔。尽管表面上这是一些互不连接的混杂形状——还不止我刚才指出的那些——这幅画看起来却不混乱。这是因为艺术家在画中所使用的各个组成部分多少还是统一的,所以呈现出一个协调一致的整体外形,可以跟美洲图腾之类原始艺术作品相比。
当然,用这种方法去组成一个物体的形象有一个缺点,立体主义②的创始人对于这一点很清楚。这种方法只能用于多少还是熟悉的形状,看这幅画的人必须知道小提琴的样子才能把画中的各个片断联系起来。就是由于这个缘故,立体主义画家通常总是选用熟悉的母题,如吉他、瓶子、水果盘、偶尔还有人物。对于这些,我们能毫不费事地在画中找出头绪,了解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并非人人都喜欢这种游戏,也没有理由要求大家都喜欢,然而却有充分理由要求他们不要误解艺术家的意图。在艺术家看来人们知道一把小提琴是什么样子,人们来到他的画前面来不是想了解这种基本常识。艺术家是请他们跟他共同进行这一复杂的游戏,用画布上的几块平面片断在心目中构成一把可感可即的小提琴的实体形象。
亚威农的少女(图2)
作为立体主义的创始人, 毕加索是以“亚威农的少女”(图2)一画完全颠覆了过去具象写实的传统手法,成为立体主义的先声的。亚威农(AVIGNON)是巴塞罗那一条妓女街的名称,这幅画就是他根据那一段生活的积累酝酿而作成的。所以有人说,巴塞罗那的妓院是毕加索学美术的第一个课堂。画中呈现五个少女,或坐或站,搔着弄姿,前面小方凳上有一掬葡萄水果。人物扭曲变形到几乎难以辨认,完全没有所谓体积和质感的表现,只有被粗硬的直线和微曲的弧线和色面切割成的画面,人们只能从中依稀认出五个女体的存在。促成这一转变的是他接受了非洲原始木雕的影响。
毕加索虽然是立体主义的创始人 , 但他从来没有伪称立体主义手法能代替其他一切表现可见世界的方式。
恰恰相反,他时刻都准备改变手法,不时地从最大胆的制像实验中回到各种传统的艺术上去,比如漫画。毕加索画的母鸡和毛绒绒的小鸡(图3)十分逗人,的确无可挑剔。但是在画一只小公鸡时(图4),毕加索就不满足于仅仅描摹出一只鸡的外形。他想画出它的争强好斗、它的粗野无礼和它的愚蠢无知。换句话说,他使用了漫画手法,然而这是一幅多么令人信服的漫画啊!
可能很难相信“小孩的头像”(图5)和“头像”(图6)两幅表现头部的画出自同一位艺术家之手。显然毕加索想弄清用最不可能的材料和形状去构成一个头像这种想法到底能走到哪一步。
他用粗糙的材料切去“头”的形状粘贴到画面上,然后把图式化的眼睛离得尽可能地远。他用一条折线表示嘴和一排牙齿,还设法加上一个波浪形状表示面部轮廓。但是他从这些简直无可作为的边缘地区的探险中,又回到“小孩头像”(图5)那样坚实、可信而动人的形象。哪一种方法,哪一种技术,都不能长期使他满意。
他有时放弃绘画,去制作陶器。乍一看,很少有人能猜想出“鸟”(图7)的盘子是当代最老练的大师之一的作品。可能恰恰是毕加索对素描法的惊人的纯熟,恰恰是这种绝技,使得他渴望简单明了。抛弃一切机敏和聪颖,用自己的双手制作使人联想到农民或儿童作品的东西,必定给他带来了一种特殊的满足。
毕加索作为法国现代画派的主要代表,是一位最富有创造性的艺术家,一直到去世十年,虽已届八十高龄,但他依然站在艺术创作的前列。20世纪的艺术家、特别是西方艺术家,几乎没有未受过他的影响的。毕加索的艺术成就除去绘画以外,还涉及到各种材质的雕塑、陶艺、书籍装帧等方面。毕加索从9岁起就开始作画,无论质还是量,都是惊人的,他的作品约达六万件,仅油画一项就在万件以上。这位天才横溢的艺术家在极其漫长的创作活动的每一刻,似乎想做的都让他准确无误地做到了。为何有此能耐?他自己都不能解答。结果是十八般武艺,他样样皆能。
1895-1900 青少年时期
1901-1904 蓝色时期(巴黎 - 巴塞隆纳)
1904-1907 粉红色时期
1907-1916 立体派时期
1907-1909 塞尚立体主义(又称初期立体主义)
1909-1911 解析立体主义(又称分析立体主义)
1912-1914 合成立体主义(又称综合立体主义)
1917-1924 古典时期
1925-1936 蜕变时期 (又称变形时期)
1937-1953 二次大战与战后时期
1954-1973 晚年时期
注释:
①埃及人的原则:从最具有特性的角度去表现。如用这种想法表现人体,头部在侧面图中最容易看清楚,他们就从侧面画。但是,如果我们想起人的眼睛来,就想到它从正面看见的样子。因此,一只正面的眼睛就被放在侧面的脸上。躯体上半部是肩膀和胸膛,从前面看最好,那样我们就能看见胳膊怎样跟躯体接合。而一旦活动起来,胳膊和腿从侧面看起来那么奇特地扁平而扭曲,原因就在这里。此外,埃及艺术家发现,想象出哪一只脚的外侧视图都不容易。他们喜欢从大脚趾向上去的清楚的轮廓线。这样,两只脚看起来就仿佛有两只左脚。他们遵循着一条规则,即把自己认为重要的东西都包括在一个人的形状之中。
②立体主义:立体主义是20世纪最重要的前卫运动。它对后来的各种现代派艺术都产生过 不同程度的影响。立体主义者所关心的核心问题是,怎样在平面的画面上画出具有三度、乃至四度空间的立体的自然形态。20世纪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传统的“时间”、“空间”等基本概念受到挑战,画家们因而有理由以更适应现代观念的科学法则来表现自然。这个法则就是按结构重新组建物体的形象。
毕加索年表:
父:荷西·路易兹-布拉斯科
母:玛莉亚·毕加索-洛培兹
1881 10月25日出生于西班牙南部的马拉加
1888/9 7/8岁 在父亲(美术教师)指导下画画。
1889 8岁 完成第一件油画作品,画的是斗牛士。
1895 14岁 进入巴塞隆纳的隆哈美术学校,其父于该校任教。入学考试是古典艺术与静物写生,依规定可有一个月时间完成,毕加索在一天之内就完成了。
1896 15岁 作品“初次领圣体”参加巴塞隆纳美术与工业展。
1897 16岁 进入马德里圣费南多美术学院就读。但常不去上课,比较喜欢去“普拉多美术馆”参观。在那里,他可以接触到西班牙大师的作品:葛雷柯、委拉斯盖兹及哥雅等。 作品“科学与慈善”获马德里全国美展荣誉奖,后来又在马拉加得到金牌奖。
1898 17岁 经常出入“四只猫”酒馆,开始与前卫艺术圈往来。结织卡萨吉玛斯及日后成为其私人秘书的沙巴特斯。
1900 19岁 在“四只猫”酒馆举行首次个展。与卡萨吉玛斯首次前往巴黎,居住于蒙马特区。
1901 20岁 好友卡萨吉玛斯因失恋自杀,触发毕加索以蓝色调作画,蓝色时期开始。在弗拉画廊举行巴黎首次个展,开幕前就卖出15张画。
1902 21岁 完成“蓝色自画像”。
1903 22岁 完成“人生”。以浓郁的蓝色调表示贫、老与孤独的苦难。1900-1903年间三度回西班牙。
1904 23岁 定居于巴黎“洗衣船”。邂逅费尔南德.奥立维并同居,常去观赏马戏团的演出,粉红色时期开始。
1905 24岁 以马戏团题材创作“卖艺人家”等。画展受到重视。结识洁楚·斯坦因兄妹。
1906 25岁 在罗浮宫看到伊比利亚半岛的雕塑展,印象深刻。结识野兽派大师马蒂斯。
1907 26岁 创作“亚维农的少女”。到民俗博物馆看非洲雕塑。参观两个塞尚回顾展。结识布拉克。
1908 27岁布拉克第一次举行立体派画作展。
1909 28岁 解析立体派开始。与布拉克成为邻居。作“费尔南德头像”。
1911 30岁 首次把印刷字母放到构图中。邂逅艾娃·谷维。
1912 31岁 与费尔南德分手。完成第一个拼贴作品“藤椅静物”。与布拉克合作纸贴画,发展出合成立体主义。
1915 34岁 艾娃因肺结核逝世。
1917 36岁 至意大利为俄罗斯芭蕾舞团作舞台设计,邂逅舞者欧嘉.科克洛瓦。
1918 37岁 与欧嘉结婚。因芭蕾而与上流社会接触。与马蒂斯举行联展。
1919 38岁 认识米罗。
1921 40岁 长子保罗(1921-1975)出世。
1922 41岁 创作“海边奔跑的两个女人”。
1924 43岁 以装饰性立体派风格作许多静物画。
1916/7-1924年间多次为芭蕾舞台作设计。
1925 44岁 创作“舞”,首次影射与欧嘉的紧张关系。参加超现实主义的首次展出。
1926 45岁 以集合物手法作“吉他”系列。
1927 46岁 邂逅年仅17岁的玛丽-德雷莎·华特。
1929 48岁 与雕塑家贡萨列斯一起创作雕塑和铁线构成。作系列以女人头像为题的攻击性画作,显现姻婚危机。结识达利。
1931 50岁 于柏吉卢城堡设立雕塑工作室。参加超现实主义于美国的首展。
1932 51岁 以玛丽-德雷莎为模特儿。
1933 52岁 以雕塑家工作室为题,创作蚀版画 (佛拉系列版画)。费尔南德.奥立维出版回忆录。
1934 53岁 创作以斗牛为题的作品。发表用织物做模型翻制的雕塑作品。
1935 54岁 6月与欧嘉及保罗分居。9月玛丽-德雷莎与毕加索的女儿玛亚出生。
1936 55岁 邂逅南斯拉夫女摄影师兼画家多拉·玛尔。
1937 56岁 创作“格尔尼卡”。
1939 58岁 同时画玛丽-德雷莎与多拉的同姿势肖像。
1943 62岁 邂逅22岁的方斯华姿·吉洛。作集合物“牛头”。
1944 63岁 加入法国共产党。
1945 64岁 于慕洛完成第一批石版画。
1946 65岁 与方斯华姿·吉洛同居。访马蒂斯。
1947 66岁 方斯华姿·吉洛生子克罗德。首次在陶艺家哈米耶工作室中制陶,至1948年共作了2000件陶艺。
1949 68岁 方斯华姿·吉洛生女帕乐玛。为世界和平会议作“鸽子”石版海报。
1950 69岁 获颁列宁和平奖章。
1953 72岁 于玛都拉陶艺工作坊邂逅杰奎琳·洛克。
1954 73岁 与方斯华姿·吉洛分手。马蒂斯逝世(毕加索曾说:“只有马蒂斯才是真正的画家”)。开始创作德拉克洛瓦的“阿尔及利亚女人”变奏系列。
1955 74岁 欧嘉逝世。
1956 75岁 与克鲁佐共同拍摄电影“毕加索之谜”公映。写信给共产党,抗议俄罗斯入侵匈牙利。
1957 76岁 画委拉斯盖兹“宫女”变奏40余张。
1959 78岁 作马内“草地上的午餐”变奏系列。
1961 80岁 与35岁的杰奎琳结婚。
1963 82岁 绘制“画家与模特儿”系列。巴塞隆纳的毕加索美术馆开幕。布拉克逝世。
1964 83岁 方斯华姿·吉洛出版回忆录,造成毕加索与克罗德及帕乐玛决裂。
1966 85岁 巴黎大皇宫及小皇宫举办大型毕加索回顾展。
1970 89岁 把西班牙家中保存的画作捐赠给巴塞隆纳毕加索美术馆。
1973 92岁 4月8日逝于坎城附近的慕瞻市。4月10日葬于佛文纳菊别墅的花园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