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体现社会文化公共设施建设的公共参与性,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功能,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现面向海内外公开征集馆徽。欢迎海内外广大热心人士、专业工作者、文化艺术爱好者踊跃投稿。

  一、起止日期

  征集至2012年7月31日截稿(以寄出邮戳为准),2012年9月底公布中选馆徽方案及获奖名单。

  二、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简介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英文:Overseas Chinese History Museum of China)的建设是由著名爱国侨领陈嘉庚先生于1960年首倡的,此倡议深得周恩来总理的赞许,是第一家国家级的华侨博物馆。由中国侨联主办,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北小街,建筑面积近13000平方米,博物馆全面体现华侨的精神和文化特色,展览厅、报告厅、会议室等接待服务设施面积约7000平方米。

  建成后的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常年展出以反映广大华侨华人和归侨侨眷奋斗与奉献的历史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展览,不断推出反映不同国别和地区华侨华人生活的专题展览,以此向海内外观众介绍华侨华人在海外生存发展的历程、心系祖(籍)国的情缘、为居住国经济社会发展、为居住国与祖(籍)国的友好往来、为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做出的贡献及其优秀的人文精神。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是广大华侨华人、归侨侨眷表达感情与文化认同的窗

  口,是广大华侨华人与祖国各族人民的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外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公益平台。

  三、馆徽用途

  馆徽主要用于博物馆视觉标识体系、网站及其相关印刷品、影视资料、纪念品,为博物馆社会传播的身份标识。

  四、设计要求

  (一)构思精巧、主题突出,能高度概括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的内涵和特色,突出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作为文物收藏、保管、研究、

  展览、教育的特点。

  (二)图案大方、构图简明、色彩明快,整体美感强。标示可采用具有“侨”特色的文物和建筑物等相关元素。图案线条简洁流畅,造型生动大方,寓意贴切,创意独特,构图新颖,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强,能够达到见徽标即知是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的效果。

  (三)风格、形式不限,应具有较高的通用性,能以不同比例尺寸清晰显示,便于放大缩小,适用于展览、宣传材料、建筑外观、衍生纪念品等载体,便于视觉识别的深化设计和推广运用。

  (四)馆徽可为单色,也可为多色,但颜色一般不超过三种,多色设计稿用单色表现应能反映馆徽的整体效果。

  五、参赛方式

  (一)图样手绘、电脑制作皆可。电脑制作需附打印样,手绘图样需附电子文本。手绘图样和电脑打印样均以A4纸规格(包括彩色图案,黑白图案,黑白坐标图案各一件)为标准。注明标准比例和标准色,同时递交电子文件光盘一份,电子文件不超过1M。

  (二)设计图稿须有创意和设计的详细说明(500字以内)可附

  于设计稿背面,也可另页说明。

  六、评选办法

  (一)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邀请有关专家组成的评选委员会进行初评,确定入围设计方案6套,在人民网、中新网和中国侨联网站公布,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二)结合专家评审意见和公众投票情况确定中选设计方案,并通过人民网、中新网和中国侨联网站向社会公布。

  七、奖励办法

  (一)评选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分别奖予30000元、10000元、3000元奖金。馆徽方案一旦获选(包括各获奖作品中的部分创意),使用权归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不再另付稿酬,由博物馆馆颁发获奖证书。

  (二)中选者将作为嘉宾受邀参加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开馆仪式。

  八、声明

  (一)所有应征作品必须是设计者原创,且之前从未以任何形式

  发表。凡涉及抄袭、借用等侵权行为的,均由应征者本人承担一切后果,与主办方无关。

  (二)对选中方案,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有权进行适当修改或对

  不适合的内容进行删除。

  (三)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拥有入围和中选作品完全使用权。中选作品使用权、版权等归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所有。

  (四)所有作品请自留底稿,来稿恕不退还。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对参赛作品在邮寄途中的损坏和丢失概不负责。

  (五)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保留对此次活动的最终解释权。

  九、联系方式

  来稿请寄: 中国北京市北新桥三条甲一号,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 展出服务部

  邮 编: 100007

  联系电话: 010-64070943

  电子信箱: hqbwgzcb@126.com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

2012年6月1日

相关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