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F型浏览?
2006年4月,美国长期研究网站可用性的著名网站设计师 杰柯柏?尼尔森(Jakob Nielsen)发表了一项《眼球轨迹的研究》报告(原文:F-Shaped Pattern For Reading Web Content)。
报告中提出,大多数情况下浏览者都不由自主的以“F”形状的模式阅读网页,这种基本恒定的阅读习惯决定了网页呈现F形的关注热度。
研究者用了几种不同的页面做眼动仪测试,得到了3张热度图,用颜色来表示浏览者眼光聚集的热度,分为最热(红色)、较热(黄色)、不热(蓝色)和基本不关注(灰色)4种。其中图3搜索结果页因SERP中网站标题、网页摘要较宽,第二条线会随之加长,但仍然是F形状。
图1:F型浏览
研究人员这样诠释F型浏览:
第一步:水平移动
浏览者首先在网页最上部形成一个水平浏览轨迹。
第二步:目光下移,短范围水平移动
浏览者会将目光向下移,扫描比上一步短的区域。
第三步:垂直浏览
浏览者完成上两步后,会将目光沿网页左侧垂直扫描;这一步的浏览速度较慢,也较有系统性、条理性。
F型浏览背后的问题
F型浏览模式这个理论已经推出很久了,我在很多网站和BLOG上也看到过这样的分享。我在思考几个问题:
带着这些问题,我进行了一些资料的发掘和尝试,进而有了更多的疑问。
什么造成了F型浏览?
Jakob Nielsen花费的苦心用三种不同的网页进行测试,目的是为了告诉我们,F型浏览在不同的网站上都是通用的,用户的F型浏览行为并不会受到网站内容和设计出现太大的不同。
但是他并未进一步分析出现F型浏览的原因,结果让很多人误认为这真的是一种“不由自主”的行为。
也正因为如此,F型浏览也很容易被看出很多漏洞来。比如:
为什么不是E而是F?因为我们看到很多眼动仪测试的图片F下面并未一只有一个水平浏览线,而是多个。
为什么下面的一个水平浏览线要短于上面的一条,而实际上我们看到的很多眼动仪图片却是下面的水平浏览线要长于上面的一个?
而进一步的研究也发现,当考虑到网页丰富的内容元素,比如图片时,F型浏览很容易就被打破。如图,你能看到一个典型的F吗?
图2:图片因素对F型浏览的影响
那么,研究人员又来补充F型浏览了,他们说,当有了图片元素影响后,用户的浏览行为发生了改变,不再呈现F型浏览,而是出现了一个E字:
我想,再这么推下去,还是避免不了漏洞百出,E出来了,F出来了,将来还会有L,I,C,Z……
还是早早透过现象去分析本质,让我们早点接触F型浏览背后的原因更好。
F型浏览背后的研究以及眼动仪确实能够帮助我们发现一些问题,但是F型浏览的理论在很多场合下显得不是很靠谱。不要被F型浏览忽悠,主要是要警惕那些片面理解F型浏览的拿来主义者、理论主义者(F型浏览的英文原文值得好好阅读并思考)。
我认为,F型或者是E型浏览方式,绝对不是无意识的“不由自主”的行为,而是网站内容、设计,用户需求和用户习惯多重因素作用下的结果。
用户在浏览的时候,大脑里出现了三个词语:也许是,是,否。
当词语是“也许是”的时候,用户水平浏览以获取更多信息,当答案是否时,用户放弃水平浏览,下移阅读下一段或者下一个搜索条目。当答案是是时,一般会产生一个点击。如图所示:
图3:F型浏览是有意识的行为
50张美丽的动物摄影作品欣赏动物摄影2014-01-01
Brandnew:2013年最佳LOGO更换榜单VI设计2013-12-27
优秀包装设计精选集(45)包装设计2013-12-22
用户体验设计遇见色彩情感网页理论2013-12-22
网页设计趋势浅析网页理论2013-12-22
设计师如何通过颜色来影响消费者网页理论2013-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