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台北设计奖工业设计类获奖作品

台北市政府规划办理「台北设计奖」,以「Design for AdaptiveCity:为不断提升的城市而设计」之精神,不断的向全世界热爱创意、设计的人士形塑「设计台北、梦想台北」的城市品牌意象,并公开征选杰出国际设计作品,打造台北市成为创意设计汇流平台,借以发掘具商机潜质的创意设计、鼓励社会设计意涵,主张设计使人类生活更美好更便利。

 

First Aid System

2019台北设计奖工业设计类获奖作品

2019台北设计奖工业设计类获奖作品

2019台北设计奖工业设计类获奖作品

完整的急救是AED和CPR的相互交替,但是在执行CPR上有经验、知识、技术的巨大门槛。也因此一般民众很难完成第一手的急救。设计出提供急救过程辅助及信息呈现的组合包。整合AED和引导一般民众进行CPR的辅助器材,以直觉性的指引完成按压位置的定位、操作细节和信息的呈现和流畅的使用流程以弥补使用者经验和技术的不足。让急救产品可以成为对使用者和患者更友善的存在,达到双赢的局面。

 

Carta_Walk light with rollator

2019台北设计奖工业设计类获奖作品

2019台北设计奖工业设计类获奖作品

2019台北设计奖工业设计类获奖作品

实践大学

尝试跳脱辅具的冰冷与沉重感,让老年人更愿意推去市场或是公园走走。顺着曲线的手把自由抓握,辅助使用者在附近的座椅休息,无座椅设计也让车架比一般助步车更加的轻盈。

 

FLOAT

 

2019台北设计奖工业设计类获奖作品

2019台北设计奖工业设计类获奖作品

2019台北设计奖工业设计类获奖作品

实践大学

吴天瑜,史芳

 

手摇饮料是台湾独特的街头饮品文化,但人手一杯的方便与清凉带来的是一年十亿个塑料杯、塑料吸管垃圾,我们打造不需吸管的珍珠奶茶杯,透过内杯改变饮料内容物高低排列,不需使用吸管就能同时喝到茶汤与配料,并且让温度与配料在饮用当下被调和,使饮料杯不再难洗,带给使用者一个更美好、更环保的手摇茶体验。

 

RBTT(Rapid Blood Type Test)

2019台北设计奖工业设计类获奖作品

2019台北设计奖工业设计类获奖作品

2019台北设计奖工业设计类获奖作品

 

国立台湾科技大学

黄雅筠,陈乃瑄

 

RBTT是款从采血、混和缓冲液、试纸验血到最后判读整合为一体的快速验血产品,改善试纸验血的技术缺陷,简化验血流程,及可黏贴与患者身上的特性,让医护人员能快速为急需输血的患者检测与判读血型,争取黄金救援时间。RBTT利用验血试纸与缓冲液的特性,以颜色与文字符号来显现血型,创造简易的血型判读界面,让未经训练的医护人员也能快速上手使用,准确判读。并透过中空微采血针,简化采血流程,降低病患心理负担与身理伤害,为病患带来无痛的验血体验。

 

Assist knee

2019台北设计奖工业设计类获奖作品

2019台北设计奖工业设计类获奖作品

2019台北设计奖工业设计类获奖作品

 

广州得意设计有限公司

苏美先,苏俊先,陈锋明,严泽锟

 

建筑工人是每一座城市的缔造者,在工作中,工人们时常需要下蹲,而长时间的下蹲,会损伤膝盖,且导致腿部血液不循环。“助力护膝”可以帮助工人在蹲跪姿势工作时起到保护膝盖,将膝盖的受力分担到小腿上,并且在起身的时候,提供助力。“助力护膝”让建筑工人在工作的时候更加的轻松和安全。

 

Water purification plants potted

2019台北设计奖工业设计类获奖作品

2019台北设计奖工业设计类获奖作品

2019台北设计奖工业设计类获奖作品

明志科技大学

刘韦伶,陈重逸,杨宜庭,林庭安

 

在农牧业为重的地区,关于畜牧排泄物、家庭废水等问题,在优氧盐过多的污染,河川优养化一直是一个值得我们去沉思的问题。我们观察到优氧化河川上覆盖了满满一片水芙蓉,造成水质阳光不足,生态崩坏;水芙蓉尸体过多,阻塞河道。虽然水芙蓉可以以自行吸收毒物,净化水域,但是当他把整个「净化」掉,就会造成生态的不平衡,对此我们想以水芙蓉的优点以及弊点针对做出可以与自然共存的循环水域植栽。

 

Menstrual Package

2019台北设计奖工业设计类获奖作品

郑州轻工业大学
张语涵,张哲,陈若涵,马茜龄


Menstrual Package 这款卫生巾是为了解决公共厕所垃圾桶内卫生巾丢弃不雅观的问题,并且方便清洁工的处理与打扫。Menstrual Package 卫生巾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这款卫生巾的底面的后部隐藏着一个可折叠的塑料袋, 当我们使用完毕准备丢弃卫生巾的时候, 可以将卫生巾从前往后卷起 ,并拉出底部的塑料袋 ,反过来将卫生巾套入袋中。平时公共卫生间的垃圾桶内卫生巾摆放都很杂乱,即使折叠后再丢弃也无法避免。而Menstrual Package 卫生巾的塑料袋可以很好的包裹着废弃的卫生巾, 从而避免卫生巾在垃圾桶内会缓慢张开的尴尬, 也利于清洁人员的处理与打扫, 使其从视觉上看起来更加美观整洁。垃圾袋平时不展开,折叠在底部,用的时候只需轻轻抽出,不会影响卫生巾底部的粘连功能。让每一个废弃的卫生巾在垃圾桶里看起来都像是一个个整洁的小包裹。

 

POD

2019台北设计奖工业设计类获奖作品

2019台北设计奖工业设计类获奖作品

2019台北设计奖工业设计类获奖作品

POD是一种多功能家具,在日常生活中可作为家中的长凳,但在洪水来临时,可在一分钟内转变成救生艇。救生艇不仅可以挽救生命,还可在淹水期间作为代步交通工具。灵感全球暖化导致洪水和风暴激增,造成很大的人命伤亡和经济损失。特别对中低收入国家人民影响更甚。因此,POD必须是经济实惠的救生产品。POD的意思是豆荚,坚硬的豆荚保护种子并转移到安全地方。就像我的设计一样。如何运作POD是专为低收入地区的人们设计,因为他们更频繁地面临超级风暴和洪水问题。POD使用质轻,低成本和耐用的PP板材作为船体。并且透过可折叠的特性,大大缩小组装前的体积(PP板材在摺叠后,面积能减少三分一,由3m x 1m减少至1m x1m),减低运输和库存的成本。简单的结构可由用家自行组装,节省生产方组装的资源。POD的内部提供存放空间以放置救生衣,急救包和可以供单人或双人使用的组合式船桨。特点POD不同寻常之处在于它是一款适合日常生活的多功能家具,价格实惠。

 

Worker Space

2019台北设计奖工业设计类获奖作品

2019台北设计奖工业设计类获奖作品

 

2019台北设计奖工业设计类获奖作品

国立台湾科技大学

WORKER SPACE是为了改善施工现场粉尘浓度过高影响人员健康与造成生命危险,所设计的智能喷洒细水雾系统。WORKERSPACE可在粉尘浓度过高的区域进行高空喷洒细水雾,运用高压细水雾的特性有效减少粉尘含量、降低温度与产生对流,改善施工现场的空气污染与人员中暑现象,并降低发生尘爆的机率。使用者可透过WORKERSPACE上的握把与轮子进行搬运补水及单位配置,为施工现场建立喷雾防尘网:透过环境侦测、AI运算、行动装置APP可即时监控与调整配置,减少水资源的浪费与提高系统之间的运作效率。

 

Mess Free

2019台北设计奖工业设计类获奖作品

2019台北设计奖工业设计类获奖作品

2019台北设计奖工业设计类获奖作品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

陈冠志,钟辰

Mess Free是一款用于摩托车的链条润滑油。让摩托车保养者可以方便的保养链条。一般的链条润滑油,在保养前都必须铺设厚纸板在链条与轮带之间,以防止油滴在轮带和地板;然而Mess Free改善了此问题,当MessFree转开盖子,便可将摩托车链条放入前盖中,在喷出润滑油时,因前盖的保护,所以润滑油不易使环境变脏,也节省保养人员清理环境的时间。使用后只需将前盖转下,并将废油倾倒置回收桶中,避免污染环境。

 

SEALING TO GO

2019台北设计奖工业设计类获奖作品

2019台北设计奖工业设计类获奖作品

 

有礼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林佑毅,吴昌儒

SEALING TO GO是件直觉,并具备高度可行性的设计,解决每个人的日常问题,同时兼具环境保护。将台湾随处可见的饮料杯上的封膜,造型设计成结合把手,仅需透过修改既有机器之刀模即可达到,再也不需要塑料带,杯套等产品。大幅减少社会不必要的浪费与成本开销。设计影响:台湾为世界上手摇饮料店密度最高的国家,现今全台湾超过一万八千家手摇饮料店,每年国人共喝掉十亿杯的手摇饮料,衍生的塑料带超过一万三千公吨。在台湾,SEALING TO GO将可大幅影响台湾的手摇饮料文化。高可行性:SEALING TO GO仅需简易改良既有之封膜形式即可达到需求,先封膜热压封黏于杯缘,并透过刀模切割出整体造型以及提把处,即完整表现本设计之特色与使用需求。易普及性:透过既有的封膜机器进行改良,机械本身的加工生产并不需要特殊且昂贵的科技与制成,对于手摇饮料店的商家而言,封膜机械的使用方式与既有的机械无异,更换设备并无门坎,因此SEALING TO GO是个十分容易切入市场的设计。简而言之,SEALING TO GO是个对环境友善,对于商家而言降低成本,并可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全新设计。

 

“RISE&FALL” wheelchair design

2019台北设计奖工业设计类获奖作品

2019台北设计奖工业设计类获奖作品

2019台北设计奖工业设计类获奖作品

厦门理工学院

“RISE&FALL”轮椅设计打破传统的轮椅结构,新增了全新的椅面可自由升降结构设计,减少因固定椅面高度对老人及残疾人上下轮椅造成的跌倒伤害,更方便使用者不再时刻依赖别人的帮助独自上下轮椅。并且通过人们对轮椅外观的感性印象研究,设计出的时尚前卫的外观也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减弱轮椅的弱势群体符号特性,增强老人及残疾人的自信心。

 

Anemokinetics: Transformation of tree branches movements into an energy source

2019台北设计奖工业设计类获奖作品

2019台北设计奖工业设计类获奖作品

2019台北设计奖工业设计类获奖作品

Higher School of Economics


Continuous flows of energy are involved in Nature. Energy neither arises nor disappears, but only passes from one state to another. Emerging technologies and contemporary cultural context allow scientists and artists to invade this cycles of energy transformation. This project offers one of the new approaches to invading the aforementioned cycle. Namely,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potential of generating electricity using repetitive movements of tree branches. To achieve this goal, first an analysis of tree branch movements was carried out. This stage included tracking fluctuations of branches in order to identify the average deflection from the initial position of the branch. As a result, it was found that, depending on the type of branch, its height and the wind speed, fluctuations may vary from 1 to 25 cm. Further work was carried out to develop a mechanism capable of converting these waverings into electricity. For this purpose, it was decided to use the piezoelectric method of generating electricity. The developed mechanism consists of a piezo disc fixed between the movable part, which is the rod and the static element, which is a branch fastening.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oject, the result was obtained that each cycle of the branch movement generates a charge equal to 3.6 volts with a current of 0.1 amperes and a duration of 200 milliseconds. The project proposal involves the use of generated electricity for the purpose of off-grid navigation in urbanized spaces, where nature in the form of a green infrastructure has partially gone out of control, creating shaded and wild areas.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technology is not limited to navigation, the range of possible applications depends on the number of 'Anemokinetics' mechanisms.

 

River Cleaner

2019台北设计奖工业设计类获奖作品

2019台北设计奖工业设计类获奖作品

2019台北设计奖工业设计类获奖作品

国立台北科技大学

RiverCleaner自动化河川垃圾回收站,利用水流自然的规律和能量,做到将河川垃圾自然聚集,推动和自动回收的效果。以另一种循环经济的模式,达到低耗能处理环境议题的设计。根据河流弯道地形,利用水流自然的惯性聚集并收集河川漂浮垃圾。在这些天然的垃圾汇集点,架设River Cleaner垃圾回收站,随着河川的水流推动螺旋扇叶,借此带动螺旋输送杆,将水中塑料垃圾运送至垃圾槽再由专人统一处理。一切动力以自然力量驱动,达成低耗能净化环境的功效。

 

Algae Station

2019台北设计奖工业设计类获奖作品

2019台北设计奖工业设计类获奖作品

明志科技大学

在繁忙、空气污染严重的都市街道旁,以绿化城市街道出发,将绿油油的微藻作为用来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及汽机车排放废气,转化成电力来源的媒介,供应整座后车站的电力需求,与夜晚的光电来源。利用微藻快速繁殖及生物固碳效益显著的特点,以管状排列及两侧边的通风口扩大藻类吸收二氧化碳表面积,最后汇集至下方柱子内侧的过滤系统,排出多余的生物量,再重新进入循环系统。同时汇集雨水进入整体光合作用的循环,在扮演减少空气污染的角色中,也能够将资源重新利用,并融入都市景观,成为智慧城市重要的一环。

 

Re-pulp shoes

2019台北设计奖工业设计类获奖作品

2019台北设计奖工业设计类获奖作品

2019台北设计奖工业设计类获奖作品

铭传大学

在非洲很多儿童没有鞋可穿,常因此感染沙蚤病。沙蚤入侵人体并危及性命,死亡率高达60%。Re-pulp shoes利用运送资源后留下来的废弃纸箱,加入水后经简单加工制作成纸浆,透过Re-pulpshoes的鞋模,再生成数千双环保再制鞋,让每个孩子都有鞋穿,从以不再受沙蚤病的困扰。

 

MARINE RESCUE PLATFORM

2019台北设计奖工业设计类获奖作品

2019台北设计奖工业设计类获奖作品

2019台北设计奖工业设计类获奖作品

国立台北教育大学

蔡旻桦,李懿芸,邱郁晴,蔡宜倢

MARINE RESCUE PLATFORM是一款为协助难民而设计的模块化海上救援平台,救援组织可根据需求拼装平台、配件及平台上方架设物,给予难民不同功能上的协助。透过拼装MARINE RESCUEPLATFORM零件,可达成海上医疗站、船体拖动、物资运送多种型态,为海上漂流的难民提供物资救助及医疗协助,以防悲剧的发生。

 

BALANC-Multi-functionalbodyfeelstroller

2019台北设计奖工业设计类获奖作品

2019台北设计奖工业设计类获奖作品

2019台北设计奖工业设计类获奖作品

福州大学

生活中我们发现婴儿车的产品使用年限基本会在1~2左右年,婴儿在大约3岁时,婴儿车就会荒废或闲置不用,这就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从而经过研究,我们以环保、永续、智慧、轻便为设计理念,设计了一款体感式婴儿车,可在作为婴儿车使用后,进行拆件保留主要部件,即可作为平衡车使用,极大地延长产品使用年限,充分利用现成的数据与部件,使资源利用率最大化。设计包括了拆件机构、转动模式、平衡科技三大部分。

 

Wheelchair-Savvy

2019台北设计奖工业设计类获奖作品

2019台北设计奖工业设计类获奖作品

2019台北设计奖工业设计类获奖作品

中原大学

叶修齐,游向前,吴宇轩,郑策

人口老龄化为台湾近年之重大议题,老人不仅需要看护服务亦需仰赖轮椅补助行走。为减少人力、增加老人自理能力及改善轮椅造成身体之影响,我们设计一款能自行乘坐的轮椅以减少看护需求。其与市面上轮椅的不同处为,不需多余人力帮助使用者进行转位,使用者仅需于床边操控轮椅靠近,并由轮椅之辅助杆慢慢往前移动即可上下轮椅。我们透过加入站立姿势与跪坐姿势以达到矫正姿势及促进血液循环之功能,同时亦增加手部活动空间,让使用者能做一些简单自理(如喝水、拿书或上厕所)。于我们的使用者族群上,我们将着重于老人及肢障人士。因此,我们的客户层将为人力需求较高的养老院及有自理能力需求的居家使用。我们相信以上若干设计可间接使轮椅有不同姿势之变换,并让使用者(老龄者及行动不便者)拥有更方便且舒适的生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