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每当我们看到瀑布时,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唐代诗人李白《望庐山瀑布》中的这段千古佳句。其实,自然界中的水景不仅仅只有瀑布,还有许多类型:或是潺潺流淌的小溪,或是奔腾豪迈的江河,或是明静端详的湖泊……不知不觉中,它们都给我们的生活环境增添了不少姿彩。不过,自然水景虽然在我们眼里看来非常不错,但要用数码相机把它们拍好,却并非易事。今天我们就把拍摄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罗列出来,一一给大家做出针对性的解答。
问题一:曝光控制需要注意些什么?
很多摄影爱好者往往把一些流水拍成一片纯白色,表面上看好像是反映出了水的本质特征,但事实上却并非如此。实际上水在客观环境中的色彩受到周围物体的影响,即便是完全白色的部分也会根据明暗光线照度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色调过度,也就是说水从白色到灰色充满了微妙的细节变化。拍摄时不仅要表现出水的立体感,也要对其固有的质感做出诠释,达到这一目的的前提就是需要准确的曝光控制。
如何实现准确的曝光控制呢?这里要用到“18%灰度标准”的概念,即如果被摄体的反射率大约是18%,那么数码相机就能够准确地测光。但自然水景拍摄构图中充满各种各样的色彩,既有反射率很低的深色调,也有反射率很高的亮色调,因此拍摄水景的时候,就要把取景器中丰富的色彩综合起来判断。如果把画面中各种色彩综合起来,大概会成为中灰度,按相机的内测光一般都会得到正确的反映。但有些时候为了表现傍晚的氛围,或特殊的稍暗影调的需要,可以以1/3EV为单位适当减少曝光量,直至达到所需的效果。否则除非画面反差非常大,通常-1.5 EV~-2EV就能满足要求。
以上面的图片为例,在拍摄前应仔细考虑被摄构图中岩石、植物等深色景物与流水、天空等浅色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该构图画面中,深色部分与浅色部分基本上平分秋色,整个画面按灰度影调来计算,大概为50%灰度,大大超过数码相机正常测光18%灰度标准,这样的结果会导致相机误认为构图画面比较暗,需要将较暗的物体达到正常影调,就自行做出增加曝光补偿的决定,最终就看到图2的结果:岩石、植物等深色景物虽然曝光正常,但流水、天空等浅色部分已经严重曝光过度,失去了固有的细节和质感,前后层次的立体感也消失殆尽,显然与我们想像中要表现的效果相去甚远(图1)。
错误的曝光,重点突出了岩石和植物,而流水失去了原有的细节
尼康D1X F16.0 1/5s 焦距:20mm
ISO200 多区平均测光
解决的方法是将平时较多使用的多区平均测光改为中央重点测光或点测光,测量的对象最好选择既有白色流水又有黑色岩石的地方(或处于阴影中的流水),且两者的比例最好控制在1:3~1:4左右,然后将镜头推向长焦端,让测量的区域完全充满取景框,这时画面中白色和黑色混合起来估计约为18%的灰度。虽然植物和岩石在最终的画面中会显得比较深暗,但流水的质感得到了很好的展现,蓝天的色彩也显现出来了,特别是透过树枝的缕缕阳光,薄薄地洒在流水上的光影效果,明暗跌宕起伏,柔美而富有诗意(图2)。如果依然使用多区平均测光,则需要减少更多的曝光量,方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正确的曝光,流水薄纱般的质感得到很好的展现
尼康(Nikon)D1X F22.0 1/5s 焦距:20mm
ISO125 中央重点测光
问题一:曝光控制需要注意些什么?
很多摄影爱好者往往把一些流水拍成一片纯白色,表面上看好像是反映出了水的本质特征,但事实上却并非如此。实际上水在客观环境中的色彩受到周围物体的影响,即便是完全白色的部分也会根据明暗光线照度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色调过度,也就是说水从白色到灰色充满了微妙的细节变化。拍摄时不仅要表现出水的立体感,也要对其固有的质感做出诠释,达到这一目的的前提就是需要准确的曝光控制。
如何实现准确的曝光控制呢?这里要用到“18%灰度标准”的概念,即如果被摄体的反射率大约是18%,那么数码相机就能够准确地测光。但自然水景拍摄构图中充满各种各样的色彩,既有反射率很低的深色调,也有反射率很高的亮色调,因此拍摄水景的时候,就要把取景器中丰富的色彩综合起来判断。如果把画面中各种色彩综合起来,大概会成为中灰度,按相机的内测光一般都会得到正确的反映。但有些时候为了表现傍晚的氛围,或特殊的稍暗影调的需要,可以以1/3EV为单位适当减少曝光量,直至达到所需的效果。否则除非画面反差非常大,通常-1.5 EV~-2EV就能满足要求。
以上面的图片为例,在拍摄前应仔细考虑被摄构图中岩石、植物等深色景物与流水、天空等浅色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该构图画面中,深色部分与浅色部分基本上平分秋色,整个画面按灰度影调来计算,大概为50%灰度,大大超过数码相机正常测光18%灰度标准,这样的结果会导致相机误认为构图画面比较暗,需要将较暗的物体达到正常影调,就自行做出增加曝光补偿的决定,最终就看到图2的结果:岩石、植物等深色景物虽然曝光正常,但流水、天空等浅色部分已经严重曝光过度,失去了固有的细节和质感,前后层次的立体感也消失殆尽,显然与我们想像中要表现的效果相去甚远(图1)。
错误的曝光,重点突出了岩石和植物,而流水失去了原有的细节
尼康D1X F16.0 1/5s 焦距:20mm
ISO200 多区平均测光
解决的方法是将平时较多使用的多区平均测光改为中央重点测光或点测光,测量的对象最好选择既有白色流水又有黑色岩石的地方(或处于阴影中的流水),且两者的比例最好控制在1:3~1:4左右,然后将镜头推向长焦端,让测量的区域完全充满取景框,这时画面中白色和黑色混合起来估计约为18%的灰度。虽然植物和岩石在最终的画面中会显得比较深暗,但流水的质感得到了很好的展现,蓝天的色彩也显现出来了,特别是透过树枝的缕缕阳光,薄薄地洒在流水上的光影效果,明暗跌宕起伏,柔美而富有诗意(图2)。如果依然使用多区平均测光,则需要减少更多的曝光量,方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正确的曝光,流水薄纱般的质感得到很好的展现
尼康(Nikon)D1X F22.0 1/5s 焦距:20mm
ISO125 中央重点测光
问题二:水平面的位置在哪里最好?
拍摄风光照片时不可避免地会碰到一个比较难处理的问题,那就是地平线。尤其是在拍摄以天空为背景的海面或草原时,一条笔直、毫无韵律的直线横穿画面,若处理不当就会严重影响画面美感,拍摄以水为主题的风光照片当然也有同样的问题。通常的解决方法是利用黄金分割法,把地平线放在黄金分割点上,也就是把画面纵向大致平均分成三份,地平线就位于这上下两条平分线上,至于到底是上黄金分割线还是下黄金分割线,则要根据表现的重点是上面的景物(天、植物等)还是下面的景物了(地面、水面等)。除非特别的要求,最好不要将地平线倾斜放置或置于画面正中部。
将水面放在图片下三分之一的位置,对展现前景和背景的丰富层次非常有利
尼康D1X
光圈:F14.0 快门:1/250s 焦距:35mm ISO:125 多区平均测光
风景照片中常见的模式,交待的要素最多
尼康D1X F11.0 1/20s 焦距:35mm ISO180 多区平均测
问题三:如何提炼画面的精华?
许多数码摄影爱好者在拍摄自然水景时往往被景色深深吸引而激动不已,进而产生“全部拿下”的想法。但这样往往事与愿违,这种“贪得无厌”的思想常常会导致拍出的照片不尽如人意,其主要原因就是构图显得松散,将许多不需要的要素都吸纳了进来,没有突出主体的特点。“绘画是加法,摄影是减法”,因此,要善于对自己看到的画面进行大刀阔斧的裁剪,提炼出最需要表现、最值得表现的部分。图4~6中,图4交待的要素最多,但稍显杂乱。通过我们的观察,透过湖面的斑驳陆离的湖底和水边的树木非常漂亮,于是加以提炼,得出这张特殊构图的照片,显然比图4效果要好出许多。图5则是选择200mm的长焦镜头,对图6的空间和多余部分进行“裁剪”后,重点突出了湖底和植物枝叶。特别是画面中湖底的色块很大,展现出最有特色的自然奇观。画面构图特意偏左,不仅交待了环境特色,更增加了画面纵深感,形成了具有层次变化的画面。这种构图方法表现细腻,传达的重点信息实际上比前两者的多。
画面构图更加紧凑,重点突出,细节丰富
尼康D1X F11.0 1/40s 焦距:85mm ISO200 多区平均测光
根据水面环境加以提炼后得到的具有特殊构图的照片,显然比上图效果好许多
尼康D1X F11.0 1/30s 焦距:200mm ISO125
多区平均测光
拍摄风光照片时不可避免地会碰到一个比较难处理的问题,那就是地平线。尤其是在拍摄以天空为背景的海面或草原时,一条笔直、毫无韵律的直线横穿画面,若处理不当就会严重影响画面美感,拍摄以水为主题的风光照片当然也有同样的问题。通常的解决方法是利用黄金分割法,把地平线放在黄金分割点上,也就是把画面纵向大致平均分成三份,地平线就位于这上下两条平分线上,至于到底是上黄金分割线还是下黄金分割线,则要根据表现的重点是上面的景物(天、植物等)还是下面的景物了(地面、水面等)。除非特别的要求,最好不要将地平线倾斜放置或置于画面正中部。
将水面放在图片下三分之一的位置,对展现前景和背景的丰富层次非常有利
尼康D1X
光圈:F14.0 快门:1/250s 焦距:35mm ISO:125 多区平均测光
风景照片中常见的模式,交待的要素最多
尼康D1X F11.0 1/20s 焦距:35mm ISO180 多区平均测
问题三:如何提炼画面的精华?
许多数码摄影爱好者在拍摄自然水景时往往被景色深深吸引而激动不已,进而产生“全部拿下”的想法。但这样往往事与愿违,这种“贪得无厌”的思想常常会导致拍出的照片不尽如人意,其主要原因就是构图显得松散,将许多不需要的要素都吸纳了进来,没有突出主体的特点。“绘画是加法,摄影是减法”,因此,要善于对自己看到的画面进行大刀阔斧的裁剪,提炼出最需要表现、最值得表现的部分。图4~6中,图4交待的要素最多,但稍显杂乱。通过我们的观察,透过湖面的斑驳陆离的湖底和水边的树木非常漂亮,于是加以提炼,得出这张特殊构图的照片,显然比图4效果要好出许多。图5则是选择200mm的长焦镜头,对图6的空间和多余部分进行“裁剪”后,重点突出了湖底和植物枝叶。特别是画面中湖底的色块很大,展现出最有特色的自然奇观。画面构图特意偏左,不仅交待了环境特色,更增加了画面纵深感,形成了具有层次变化的画面。这种构图方法表现细腻,传达的重点信息实际上比前两者的多。
画面构图更加紧凑,重点突出,细节丰富
尼康D1X F11.0 1/40s 焦距:85mm ISO200 多区平均测光
根据水面环境加以提炼后得到的具有特殊构图的照片,显然比上图效果好许多
尼康D1X F11.0 1/30s 焦距:200mm ISO125
多区平均测光
标签:拍摄自然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