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 红鹤沟通接手UHN二期“人民派对”的全程推广
一改UHN趋于疲惫的市场印象,重新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并因其整合策略强大的整体性与针对性,引发了良好社会反响与公众美誉度,直接提升了项目的高品质形象与含金量,最终形成热销。
在整个为人民行动的过程之中,UHN二期精装标准的提升、家居概念馆的打造、亚洲生活样式展的参与、公共空间的艺术介入……使得我们几乎忘了这个案名,这是好事,因为这不是什么针对人群捏造的虚无概念,而是提升UHN2品质的行动口号――内外功兼修,为城市精英左派群体的圈子生活提供适之的居住平台。
“人民派对”解析
关于客群:
相对于我们的产品而言,我们的客户群的范围是较窄的――
物质层面:
首先是我们的房价在100万以上的物业占59%以上,要求客户为拥有资产150万左右,持有现金50万左右的中产阶层;
精神层面:
其次是客户能够接受我们项目的这种创新模式,拥有良好的知识背景,属于社会精英阶层中的左派,从一定程度上拥有社会话语权。
其二者的交集即是我们的目标客户群体。
关于派对人民的描述:
人民,原指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当下,人民的定义范畴因时代而新,正由大及小地凝练为一种新型群体形态,用观念艺术家拾二号的话来说,“即不普通的普通人”。
“人民”作为一种具象群体形态的悄然成形,源于现代都市越来越普遍的圈子生活。一个城市人至少属于一个、两个、三个甚至更多的圈子:他们在艺术展上,他们在杂志的专栏里,他们在建筑师沙龙里,他们在高档写字楼里,他们在电视电影的创作人群里……不同的圈子形成不同的群体。
派对,通常指宴饮及娱乐的聚会,或参加共同活动的一批人、一伙人。今日,“派对”的范畴已超越群体聚会的概念,正由小及大地泛化到城市生活形态层面。城市生活正如同由许多不同的派对组成的一个大的“派对场”:工作、生活、休闲、娱乐的人们从一个场所赶往另一个场所、从一个聚会投入另一个聚会、从一个主题奔向另一个主题。当派对的参与者模糊了纷繁的时间与空间界限,派对参与便渐渐泛化为“派对场”生活,并成为一种城市新型生活形态。
“派对场”以城市中心作为其空间表现形式。东北三环、京顺路两翼、燕莎与国展,这里簇拥着北京最多的车、最好的房子、富有和正在富有的人民、以及缤纷的PARTY生活,成为这个城市最火热的“派对场”。
关于案名:
人民: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 增补版)。看似一个非常政治、非常大众的语词,但当加上“派对”的后缀,立刻拥有了解构意味,变得更为前沿、更为戏谑。与“人代会”、“人武部”中的人民有了截然不同的意味,反而带有浓重的精英口吻。
派对:泊来于英文PARTY,实际上是对精英人群中各类圈子生活状态的一种描述,简单的聚会是一种派对,可以是时尚的,可以是学术的,实际上更可以泛化成所有精英人士的交际行为。而真正的派对是绝对属白领以上阶层的,这也为“人民”做了有效的界定。
人民+派对,既具有广泛传播性,又对位于精英人群的潜在语境,一举两得。
派对――在做名词时,是为项目的案名;做动词时,实际上起到了项目Slogan的作用。
用一句话来概述,“人民派对”即是――城市精英左派群体的圈子生活
本案即是服务于派对人民的高档项目:
人民派对是UHN第二期的推广案名,寓意有共同理想与价值观的人聚居在一起的地方,期待更多人民加入这个“派对场”。
人民派对基于UHN而高于UHN。人民派对的诞生意义即在于:构筑一个场所、注入一种崭新的“派对场”居住理念,让更多拥有相同价值观的人民在PEOPLE PARTY形成一种时代观念与精神“聚”。
这里的人民,观念前沿敏锐,既超出主流意识,亦关注时代的承转启合,并达成社会深层共识;根植独立思想,亦追求群聚与碰撞的观念盛宴,拥有高于世俗的群体标签;城市知识新锐,吞吐各种潮流信息,把玩思潮并自如穿梭圈子生活。